受伤了,没有男票(女票)的陪伴,蓝瘦香菇
别怕,今天让我们来教你get“包扎“技能吧””
户外运动受伤后如何包扎
三角巾:
三角巾的应用广泛,因为它简便迅速,易于掌握,包扎面大,效果也很好。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的软组织创面和上肢损伤的包扎。三角巾的制作也非常简单,用正方形的白布对角剪开既成两条三角巾,三角巾依三角形命名,有顶角、底角、斜边和底边。三角巾的包扎方法众多,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至三厘米宽,放于前额眉上,顶角拉至后脑,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后,拉至后脑交叉,并压紧顶角然后再绕到前额打结。顶角拉紧,并向上反折,将顶角塞进两底角交叉处。此方法主要用于头部受伤,有止血、避免伤口感染的作用。
2.上肢三角巾包扎法
手上肢包扎法:上肢有两种包扎方法“大悬臂带”和“小悬臂带”。小悬臂带的包扎方法是先将大三角巾叠成10厘米宽发宽带,中央放在受伤一侧的小臂处,两底角在颈后打结。此法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可以起到托扶伤肢的作用。大悬臂带的包扎方法是将大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肘后,一底角放在健侧肩上,肘关节弯屈成九十度放在三角巾中央,下方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在颈后打结。最后将肘后的顶角折在前面固定。此法用于上肢损伤,但锁骨和肱骨骨折禁用,可以起到扶托伤肢的作用。在进行上肢包扎打结时三角巾的长度要因人而易,过长达不到保护伤肢的效果,过短可能加剧伤处疼痛感。
3.手、足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向上横置于腕部或踝部,手掌或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再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或脚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再绕手腕或踝关节一周后打结,打结后将顶角折回打在结内。此方法多用于手掌或足部大面积损伤
毛巾:
用毛巾包扎的好处在于在野外没有包扎材料的紧要关头可以便于取材。因为毛巾是大家到户外都会带的随身物品。而且毛巾包扎简单易于掌握,包扎面积大,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但是在包扎时要注意毛巾角要拉紧,包扎要贴实,结要打牢尽量避免滑脱。下面介绍几个部位的毛巾包扎法。
手、足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放平,手指或脚趾对准毛巾的一角,将此角反折盖住手背或脚背,同端另一角也反折盖住手背或脚背并压于掌下或脚下,然后提起毛巾的另一端,围绕手或脚包裹,最后在手腕或踝关节处打结固定。前臂、小腿毛巾包扎法:将毛巾一角向内折,压住前臂或小腿下部,从前臂或小腿下端向上作螺旋形包扎,最后用绳子打结固定。
四头带: 四头带在全身各部都可以采用,主要有防止伤处感染,扶托伤处,固定敷料,止血的作用。制作也很简单,用一块长方形的白布两端剪开即可,它的大小根据伤口的大小而定。包扎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交叉后打结包扎,另一种是直接绕肢体后打结包扎。
四头带包扎法
1.包扎时,受力必须均匀,不能包得太紧,太紧会妨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组织坏死。太松容易脱落,达不到包扎的作用。
2.四肢小伤口出血,须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时,必须将远端肢体都用绷带缠起,以免血液回流不通发生肿胀。并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是否畅通。
3.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离心脏的部位缠绕到离心脏近的部位,开始和结束时必须环形包扎固定,绷带圈与圈之间重叠宽度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宜。
4.包扎时伤员位置要适当舒适,包扎过程中尽可能少改变伤员位置,动作力求熟练柔和,不要触碰伤口,以免造成伤员不必要的疼痛感。
5.固定绷带的方法,可用打结,胶布或安全别针,但不能在伤口上固定,以及发炎部位,骨隆起凸起处,四肢的内侧面或伤者坐卧时容易受压及容易摩擦的部位。
6.包扎只是一个紧急救助手段,请医院就诊。
1.肩部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斜对折,中间穿过一根绳子,毛巾盖住伤部,绳子把毛巾扎在上臂上部打结固定。然后在上片毛巾的前角和下片毛巾的后角各栓一根绳子,上片毛巾的后角向内折,经胸前拉至对侧腋下,下片毛巾的前角同样内折,并向上折转,从背部往腋下拉紧,在对侧腋下打结固定。
弹力绷带
无论是损伤后的立即制动,还是康复中的辅助固定,弹力绷带都是最方便实用的。
弹力绷带可以对踝关节产生加压、稳定的作用,拉紧皮肤减少肌肉所承受的冲击,易于穿戴且舒适,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爱运动的小伙伴一定要掌握如何用弹绷固定踝关节这项简单的技能哦!
下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步骤:
由脚掌内侧、拇指下方的位置开始,固定弹绷的一端,另一只手将绷带用力拉紧并由外侧向脚背包绕。
由此处开始的好处是便于固定、有助于静脉回流;
可以根据需要在绷带内垫棉垫或者药物纱布
2、在起始位置由外向内拉紧绕足三次,每次向踝部移动,使绷带覆盖前层的1/2。
注意张力要均匀,不能太紧影响动脉供血。
包绕方向要一致,动作要优雅,造型要美观,起褶了要重新来(不然容易压坏皮肤)。
3、加压包足第三圈后,将绷带由外侧经脚背顺方向转为包绕踝关节,方向为由内踝向外踝,如此三圈,每圈向足跟移动,同样使绷带覆盖前层1/2,注意不要包住足跟。
4、包扎好踝部后,顺方向转为步骤2形成“8”字缠绕,并重复两次,注意保持绷带覆盖前层1/2,最终使绷带包裹整个足和踝部
应根据脚大小调整包绕圈数以及覆盖前层绷带的比例
注意不要太紧、不要起褶。包好后问问小伙伴的意见,不满意的话重来吧。
满意后用卡扣或尼龙魔术贴固定绷带末端就好了。
应用绷带包扎,应注意如下几项使用原则: 1、急救人员必须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 2、必须先在创面覆盖消毒纱布,然后使用绷带。 3、包扎时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外面贴近局部。 4、包扎时应由伤口低处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从下到上进行缠绕。 5、包扎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 6、为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一般包扎手臂时要弯着绑,包扎腿部时,腿要直着绑。
大手挂:
适用于上臂、前臂、肘部外伤或骨折。屈曲伤肢(越80至85度),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伤肢内侧,尖端指向伤侧,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伤侧锁骨上方打结,尖端扭紧,收入内部固定。
三角手挂:
适用于锁骨、手掌、手指外伤或骨折。屈曲伤肢(手指指向锁骨),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伤肢外侧,尖端指向外侧,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三分之一处,将尖端折入上臂内侧,将手指开始将低端折入前臂内侧,略拉紧,两端在健侧锁骨上方打结。
注意事项
要根据伤情和部位选择适当的包扎材料和方法;
动作要迅速、准确、轻柔、牢靠;
打结要避开伤口和受压部位;
骨折固定包扎要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