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腰扭伤与腰椎小关节紊乱

近期小白医生发现很多患者、保险业人员以及有些医务工作者不清楚为什么有的人扭了腰诊断是急性腰扭伤,有的人却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或者认为急性腰扭伤系外伤造成,但腰椎小关节紊乱与外伤无关。其实在中医骨伤治疗方面,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两个疾病在本质上存在着一些不同。今天,小白医生就来跟大家说一说这两种疾病究竟有哪些异同。

一、定义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腰椎小关节紊乱:

又称腰椎关节滑膜嵌顿,人体的腰椎,其后关节由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及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构成。小关节面有软骨覆盖,具有一小关节腔,周围有关节囊包绕,其内层为滑膜,能分泌滑液,以利关节运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的排列则为半额状位及半矢状位,其横切面近似弧形,对伸屈、侧屈及旋转均较灵活。因为腰椎活动范围较大,所以腰椎小关节亦较松弛。当腰部突然闪扭、弯腰前屈和旋转运动时,小关节间隙张开,关节内负压增大,滑膜即可进入关节间隙中。如果伸屈时关节滑膜被夹于关节间隙,滑膜可因关节的挤压而造成严重的损伤。滑膜和关节囊有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因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

二、病因

急性腰扭伤:

1.腰扭伤

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

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部突然闪扭、弯腰前屈和旋转运动时,小关节间隙张开,关节内负压增大,滑膜即可进入关节间隙中,滑膜因关节的挤压而造成的损伤。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腰扭伤: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淤血现象。

腰椎小关节紊乱:

滑膜和关节囊有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因而伤后即刻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病人往往屈身侧卧,腰不能挺直,不敢动弹,惟恐别人触碰,如不及时解除嵌顿,就会产生慢性严重腰痛和关节炎。

四、检查

两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相同)。

1.损伤较轻者

X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

X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骨折。

五、诊断依据

急性腰扭伤: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腰椎小关节紊乱:

均为伤后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其余与上述急性腰扭伤诊断依据相同。

六、总结

通过上述讲解与对比,不难看出,急性腰扭伤与腰椎小关节紊乱均系外伤造成,且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受伤组织、部位、部分临床症状的不同,但两种疾病并不是不可共存,可单独发病,也可在外伤后同时出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anxiufang.com/zcsby/6709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