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之宝宝发烧篇

  

2、内在因素: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如预防接种,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疫苗时的反应。

  

注:部分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小儿推拿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小儿推拿五步骤

  

第一步开天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二步推坎宫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推5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三步运太阳穴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30-50次。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次,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第四步揉耳后高骨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揉30-5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儿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五步清天河水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每分钟-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根据宝宝的症状表现,可适当增加一些穴位:

  

1、外感发热:小儿表现为发热怕冷,伴有鼻子堵塞、流鼻涕、打喷嚏或咳嗽,有些还伴有头痛、嗓子痒或嗓子红。可掐风池3次;清肺经次。鼻子堵塞可以增加揉迎香30次。

  

2、阴虚内热:小儿表现为午后发热,伴有手脚心热、脸颊发红、夜间睡觉时大量出汗、睡眠不安稳、口渴消瘦、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指纹淡紫。可揉二马次;补肾经次。

  

3、肺胃实热:小儿变现为高热、面色红、嘴唇红、喘气声音粗,或大便干燥、口渴喜饮、不思饮食,可清胃经次,推六腑次。

  

4、小儿夏季热:多见于1-2岁的小儿,又称暑热,多数患儿在盛夏时节逐渐起病发热,持续两三个月不退,体温在38-40℃。可揉小天心次,分手阴阳50次。

  

生活调理

  

你好宝宝发烧了,除了可以用推拿的方法帮助退热,还应该注意一些生活调养护理。

  

1、空气流通:开窗通风,保持家里空气流通,减少病菌。

  

2、增减衣被:宝宝发烧时可以将房间温度保持在25-27℃,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并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但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嚒猛打寒颤,就表示需要温热,这时候就需要加盖毛毯了。

  

3、温水浴:发烧时可以用温水洗澡,可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毛巾蘸温水(37℃)全身上下擦拭。另外家长也可以吧温湿毛巾放在孩子的额头和颈项下,每5分钟换一次。

  

4、冰枕: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婴幼儿并不建议使用,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慎用为宜。

  

5、多喝温水:有助于发汗,并可以防止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超过38.5℃时,可以适度使用退烧药谁或栓剂。另外需注意,宝宝体温较高或伴随其医院就诊。

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功德随喜,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中医学习者看到!!!

小儿推拿指纹三关图讲解

小儿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精华班

疗法简介:

高老师主讲的《小儿推拿学》,理论与实践并举。虽继承了张寄岗派儿推的体系脉络,作为专业学者也兼收了其他诸如“三字经”、“海派”以及山东诸多流派的精华,其教学特点是:

1、注重市场培育方法,提出“不做简单的推拿匠,建立婴幼儿保健长流水式的工作方式”的教学思想及理论模式,既能治疗小儿常见病又会推广育儿保健常识以吸引更多幼儿家长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anxiufang.com/ysty/6702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