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是由小腿后方的小腿三头肌腱共同组成,向下止于脚后跟的跟骨上。我们常说的跟腱炎是主要因为跟腱反复受牵拉,反复劳损引起腱组织肿胀积液而发炎。发生在跟腱与跟骨止点处特殊的跟腱炎也被称为“跟腱止点末端病”。目前国际上倾向于把这一类腱组织本身以及腱骨结合处的病变统称为“腱病”,因此也称“跟腱腱病”。
临床上跟腱炎(跟腱腱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由于反复劳损以及过度牵拉跟腱,到一定程度突然引起红肿发热,活动疼痛而急性发作。病例中的顾先生因为长期打球反复劳损,最终造成跟腱炎急性发作。发生急性跟腱炎之后如果治疗不当,容易转变为慢性,跟腱无法正常发力、疼痛,活动受影响。发生在跟腱止点处的慢性病变,由于解剖位置上该处血供较差,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久而久之容易引起钙质沉着,形成钙化病灶,严重影响跟腱正常功能。著名的跨栏运动员刘翔也正因为此病,退出奥运,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另外,发生跟腱炎后,腱组织质地脆弱,如果坚持运动,受伤的跟腱可能发生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后果严重。
典型的跟腱炎(跟腱腱病)临床表现有:晨起或休息久后跟腱僵硬、紧绷,活动受限;上楼、爬坡以及活动多后跟腱处疼痛;跟腱活动时有响声;局部可有红肿、发热,甚至结节包块。
影像学检查,早期的跟腱腱病X线上未有明显发现,部分病例可发现骨性异常结构。钙化性跟腱腱病X线检查可以看到明显的钙化灶。核磁共振(MRI)和B超检查可以较清晰地显示跟腱组织水肿、排列紊乱,以及细小的钙化点。
跟腱炎(跟腱腱病)的常规治疗,一般先采用传统保守治疗,通常有冰敷、口服NSAID类消炎止痛药、磁热理疗等,疼痛厉害者可行局封激素治疗。严重的病例,比如慢性病变症状经久不愈;局部形成较大的钙化灶影响活动;病变的肌腱发生部分或者完全撕裂等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
去除反复劳损因素,减少跟腱牵拉,是防治目的,有助于更好的康复。急性病变如不及时治疗,采取干预,可能转变成慢性跟腱炎(跟腱腱病),甚至产生钙化和肌腱撕裂。而不规律、不恰当的治疗方案反而有可能加重症状,病情经久不愈。
目前国际上采用冲击波治疗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较为流行。冲击波治疗跟腱炎(跟腱腱病),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它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冲击波作用于跟腱组织和跟腱跟骨止点,使炎症处发生微损伤后再修复,促进组织再生。能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复发。对于跟腱炎(跟腱腱病)的治疗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活动后疼痛,发生红肿,可先予局部冰敷冷疗;
2、减少活动量,减少对跟腱牵拉的活动;
3、穿厚底软底的鞋,保护足跟足底;
4、建议配戴跟腱护具保护
5、适当的热敷及理疗;
6、可选择口服消炎止痛药或者局封;
7、传统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仍不显著,或对口服药物及局封有所顾虑,考虑选择冲击波治疗(请参看本站的冲击波治疗注意事项)
8、慢性难愈,保守治疗无效;钙化灶较大;跟腱发生部分或完全撕裂等可行手术治疗;
9、足部及小腿肌力、伸展等康复训练,以预防复发。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