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颂海兰察的歌曲
海兰察
海兰察,多拉尔氏(一作杜拉尔氏),镶黄旗满洲,鄂温克族,乾隆时期名将,被誉为乾隆朝“武臣之冠”。海兰察一生战功卓著,晋封一等超勇公,四次绘像“紫光阁”。其一生先后参与平定准格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出征缅甸、平定大小金川、征讨甘肃撒拉尔回苏四十三、讨伐甘肃逆回、平定台湾林爽文、出征廓尔喀等。戎马一生的海兰察,每逢战阵往往身先士卒、极为奋勉,乾隆皇帝曾提到“临阵勇往,是其素性”。[1]在战场上“冒枪石驰杀”的海兰察受伤在所难免。本文利用史料,对海兰察战场上受伤情况进行考证。
平定两金川得胜图
海兰察的第一次受伤是在平定大小金川过程中,据《清史列传》记载: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参赞大臣海兰察率兵攻取逊克宗水碉过程中,“贼枪石如雨,海兰察左颊伤。时额森特已取逊克宗右第一寨,海兰察带兵逼第二寨下,跃入,剿杀殆尽。”海兰察的英勇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谕曰:“海兰察伤甫平,复仍带兵攻夺坚碉,尤堪嘉奖,著阿桂记册,俟攻得勒乌围,一并议叙。”[2]在《钦定八旗通志》、《清国史》、《清史稿》等文献的海兰察传目中与此略同。但上述记载实际有误,据《参赞大臣海兰察等奏报海兰察督兵攻打碉寨时受到枪伤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奴才海兰察于第三次带兵攻扑碉寨之时,见隘内各贼人前来救援,正在用枪打贼,左肘被贼枪伤,并未撞骨,现今已取出,上紧条理,不久即可就愈。”[3]可见,海兰察在奏折中明确写到自己是“左肘”受伤而非“左颊”,且时间应该为十二月而非九月。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
海兰察的受伤使乾隆皇帝十分挂念和关心,多次上谕中垂询海兰察的伤情和治疗情况。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寄给定边将军阿桂的上谕提到:“朕甚牵挂,著将此寄信阿桂,海兰察所受之伤,诊治情形如何,现在是否痊愈,即行奏闻,以释朕怀。钦此。”[4]后再次垂询。但是阿桂两次并未具奏,乾隆皇帝再次上谕催促阿桂,“朕甚轸念。著将此寄信阿桂等,查明海兰察肘伤,此间痊愈与否,乘便奏闻。”[5]对于乾隆皇帝格外所施隆恩,海兰察先后上《参赞大臣海兰察奏为奉旨垂询伤情恭谢皇恩折》(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一日)和《参赞大臣海兰察奏报枪伤稍愈尚可带兵及恭谢皇恩情形折》(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七日)两道谢恩折。乾隆四十六年(),海兰察作为参赞大臣征讨甘肃苏四十三过程中再次受伤,是年闰五月,“率屯练兵取贼卡四,弃马步战,受枪伤。上悯其劳,谕阿桂抚慰之。”[6]据《清实录》记载,乾隆皇帝连续两天谕令中分别提到“深堪嘉悯,著各赏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二对”和“昨已俱加恩赏。阿桂尤须加意抚慰”。[7]乾隆皇帝乾隆五十七年(),海兰察作为参赞大臣征讨廓尔喀过程中“马足中枪”,乾隆皇帝诏谕:“海兰察与贼接战,马匹受伤,幸未颠蹶。实赖上天护佑,为之额手虔谢。特赏给行幸常佩护身佛一尊,以为诸事吉祥佳兆。海兰察临阵勇往,是其素性,但身为参赞,所关甚重,以后接仗时,固当督率士卒,鼓锐直前,然究加意持重,不可轻于冒险,此必当谨遵训诲也。”[8]海兰察在战场上受伤,虽然多次得到乾隆皇帝的抚慰和嘉奖,但对海兰察身体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征讨廓尔喀凯旋而归的海兰察即腿疾复发,乾隆皇帝打破了武臣不乘轿的惯例,“著格外施恩,赏令乘轿”[9]。是年三月,海兰察即“病卒于家”,幼年从军的海兰察一生征战38年,病卒时应该仅50多岁,乾隆皇帝亦惋惜其“年尤未老”[10],并一改“非阵亡者,例不入昭宗祠”,加恩其入祀昭忠祠,其主要原因即为海兰察“军营奋勉,曾受多伤。”[11]另外,海兰察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往无前的个性也深刻的影响了他的子孙,其子安禄在嘉庆四年()征讨川陕白莲教起义中,于王家山追贼时中枪阵亡,安禄当时不过30岁出头,嘉庆皇帝甚为悯惜,“安禄甫至军营,即能奋不顾身,海兰察于九泉之下,亦当自喜有子。”赐其谥号为“壮毅”,入祀昭忠祠,赏银一千两治丧,“恤忠之典,与大员殉难相同。”[12]参考文献:
[1][7][9]清官修.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卷.卷.卷.
[2][6][8][11]清官修.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
[3][4][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清宫珍藏海兰察满汉文奏折汇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10](清)盛昱集录.雪屐寻碑录[M].沈阳:辽海书社,:81-78.
[1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M].北京: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赵金辉(—)内蒙古通辽市人,呼伦贝尔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城市史、北方民族史。
往期回顾(点击标题直接跳转):
专题
话说呼伦贝尔·一代名将海兰察
《延禧攻略》:历史上的海兰察,15岁晋头等侍卫,四入紫光阁,与明玉相守一生?
历史关键词——索伦
索伦兵定驻呼伦贝尔
绘画--索伦达斡尔
“索伦”族称的来源
传承人
索伦鄂温克服饰,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
清准战争中的索伦、达呼尔官兵
历史:索伦之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