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
肩周炎这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疼痛是肩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软组织粘连引起的,疼起来不堪忍受,且不断加重,最终严重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四处求医,反复发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认为肩周炎是不治之症。肩周炎初始疼痛症状往往较轻,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而引发,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内旋,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甚至剧痛难忍。在休息时疼痛症状也会加重,尤其是夜间睡眠时,严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压肩侧卧,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发生在疼痛症状明显后的3-4周,之后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肩关节明显僵硬。
想通过一种方法一劳永逸地治愈肩周炎,是不可能做到的。肩周炎属于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起病缓慢,症状明显时,可能已经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病史。而且,肩周炎与肩关节周围肌肉长期劳损、持续紧张有关,短时间或者一次性的治疗,是无法永久改善肩关节肌肉状态的。不过,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来改善肌肉状态,控制症状复发。
肩周炎的康复治疗方法比较多,艾灸就是其中之一,坚持艾灸,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艾灸治疗肩周炎,可以灸疗下面的几个穴位。
灸肩髃穴
: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
: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淤。
灸肩髎穴
:在肩部于肩髃(liáo骨节空隙处)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髃穴和肩髎穴位置比较近,如下图:
灸肩贞穴
: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痛特别有效。
灸天宗穴
:位于背部,大约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
:生发阳气。
肩贞穴和天宗穴都在肩后背处,距离也比较近,如下图:
中府穴
: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如下图:
上面5个穴位,1个在肩前胸,2个在肩后背,2个在肩上部,有的朋友觉得这么多穴位,如果平均一个穴位灸15分钟左右,轮流灸的话,这么多穴位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灸完。其实这几个穴位的位置差不多用一个四联随身灸就都可以覆盖住,如下图:
灸阿是穴
:在病变局部找点痛点。
:缓解局部疼痛不适。
曲池穴
: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取穴时,将手掌抵住胸口弯曲手肘时,手肘关节会产生横纹,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就是曲池穴,压迫此处会感觉疼痛,左右各一。如下图:
灸疗此穴位,可以帮一个随身灸施灸,也可以用高品级的艾条点燃直接对着此穴位熏,如下图:
: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温馨提示:
艾灸治疗此病期间,要加强周关节的功能运动,但注意不要扭伤和受凉。
预防需知
1、要保暖防寒: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2、加强肌肉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发作的几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防措施
1、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大腿与腰,大腿与小腿应保持90度弯曲;上臂和前臂弯曲的弧度要保持在70-度,手腕和前臂呈一条直线,避免工作时手腕过度弯曲紧张。
2、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电脑,那么要做到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活动一下颈肩部和手腕。
3、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应当稍低于你坐姿时肘部的高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部肌肉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4、显示屏比视线略低,以保证颈部血液循环通畅,减少颈肩肌肉紧张而引起的疲劳。
5、不要让手臂悬空。有条件的话,使用手臂支撑架,可以放松肩膀的肌肉。
6、多做颈肩部活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