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与“木”均指肌肤感觉障碍,但严格区分,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症状。麻,为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或如微针乱刺感,是主观或客观肌肤感觉异常;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是为肌肤感觉的缺失。麻木在发病过程中,初期多以麻为主,若未及时治疗或施治不当,则可能由麻转木。由此可见,“麻”相对于“木”来说是轻症,“木”相对于“麻”来说是重症。在临床上,麻与木往往同时出现,故统称“麻木”。
麻木是怎么回事?麻木是患者感到的一种刺痛感或感觉缺失的异常感觉,是感觉障碍的一种。麻木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手、足、手指、足趾等肢体部位。
麻木分为生理性麻木与病理性麻木。生理性麻木是由于姿势不当,长时间压迫身体某一部位,暂时阻遏血液循环,神经肌肉一过性营养低下引起的,比如手足位置摆放不当、睡觉时压迫手臂、长时间站立或盘腿而坐、长途骑自行车等可能导致神经受压而出现短时间的麻木。这种生理性麻木,很多只要改变姿势,解除受压,或经过活动,则可自行缓解、消失。
而病理性麻木则是经常出现、长期存在的,一些慢性手足麻木表明存在局部供血不足或一定程度的神经损伤,比如脑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有时单独发生,但时常与疼痛、其他不适感或丧失运动能力的瘫痪同时发生。
引起麻木的原因有哪些?引起身体麻木的原因较多,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循环障碍或神经卡压等都可能产生麻木,但是追根究底都离不开神经。
1.手腕部尺神经受压导致小指、部分无名指及手掌尺侧麻木。肘部尺神经受压除了出现腕部神经受压症状外,还出现手背尺侧的麻木感。
2.前臂或手腕以上部位的桡神经受压可导致拇指背部、食指和拇指与食指之间区域的麻木。
3.如果肘部或肘部以下的正中神经受压,则麻木可出现在桡侧半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处。
4.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可以直接压迫脊神经。颈部的各种损伤、感染、肿瘤、血管异常和脊髓本身的病变均可导致神经受压,引起上臂、前臂或手部麻刺感或疼痛。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引起麻木。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和其它脑脊髓的疾病,可能导致单纯上肢、下肢、前臂、手指灯的麻木、针刺感或烧灼感。如果这种症状弥散分布,如分布在前臂、手和下肢,就可能为周围神经疾病所致。
6.麻木的形式不总是局限于一条神经,而是比较泛化,如呈手套袜套样分布。一些特定的药物(如磺胺类、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异烟肼、 等抗结核药物,以及长春 、博来霉素、顺铂等抗肿瘤药物),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可能会诱发神经末梢炎,引起四肢肢体麻木,一般由手足等远端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并常伴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因而服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及疗程。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
加盟咨询热线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