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期间,有患者从广州慕名前来到我院请中医骨伤科李青主任进行肱骨骨折复位,小编编发了文稿《这个春节,这医院“度过”
医生待患如亲,让他们倍感温暖》,进入三月,一名广州儿童因肱骨骨折,在广州多次复位失败,医院……
2月底,1岁半的小宣,活泼好动,由于玩耍摔倒导致右臂骨折。家医院,被诊断确认为右肱骨髁上骨折,医生多次尝试复位,均告失败。
图1小宣的骨折图片
看着疼痛的小朋友,家长心中十分焦急,多方医院中医骨伤科李青主任在中医手法复位方面技术精湛,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上更有丰富的临床成功经验。
图2李青主任、陈展鸿医生为小宣换药
三天后的3月1日,医院接受治疗。
入院后,李青主任等骨科医务人员协同放射科专家等立即在放射科行手法复位,娴熟技术,实现精准复位,辅助夹板外固定,复位效果满意。
图3复位后影像图片
后经过在院2周调理,骨折部位得以修复。看着小宣康复后的笑容,小宣爸爸专程从广州向李青主任送来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表达由衷的谢意!
图4宣先生送来锦旗
非同小可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跑跑跳跳,无法避免磕磕碰碰,严重时还会导致骨折。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认识下常见的肘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50%~60%,好发年龄为5-12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常因间接暴力所致。
为什么儿童摔伤后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
从肱骨的解剖结构上看,肱骨髁上指的是肱骨下端内外两髁向上2厘米的位置,这一位置也是松质骨与坚质骨的交界处。
由于儿童好奇心重、模仿欲望强、危险意识差,极易摔伤、跌伤。在10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这一位置前后扁薄、内外宽,呈鱼尾状,这一结构特征是此处易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此外,肱骨下端向前倾斜,有一个偏离肱骨干长轴向前的25°-40°前倾角,暴力发生时也易因前倾角的存在发生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有哪些明显的表现
肱骨外髁骨折时,肘关节肿胀明显,髁上环形压痛;肘关节伸屈受限或出现异常活动,肘后三角触摸不清楚,有些会伴有神经损伤的症状。
肱骨髁上骨折是不是一定需要做手术
临床上,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及骨牵引等方法。医生在判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主要考虑骨折的严重程度。骨折的移位程度是判断骨折严重程度一个重要因素,移位的程度越大骨折越严重,复位的难度也越大,且复位后稳定性越差也越不容易维持。
当孩子疑似发生肱骨髁上骨折时,要及时就诊。临床上一般采用根据骨折移位程度的Gartland分型法对骨折的进行分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
Ⅱ型骨折远端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完整;
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
单纯的Ⅰ型和部分Ⅱ型可以非手术治疗,Ⅲ型则应手术治疗。但当Ⅱ型骨折的尺侧有压缩,即表述为“尺侧塌陷型”时,也需要手术。
肱骨髁上骨折愈合后会有后遗症吗
由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类严重型损伤,如治疗不当,较容易发生骨折的畸形愈合,发生肘内翻畸形,不仅影响外观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外,在受到外力时易再次发生骨折。此外,肘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在骨折同时也容易合并受损。
骨折复位固定后,还需要做康复治疗吗
康复治疗对于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肘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骨折后长期制动必然会引起肌力的下降、肌肉萎缩、关节内组织的挛缩和粘连,严重影响肘关节和上肢功能的恢复,尤其对于学龄儿童来说,肘关节功能的下降直接影响孩子写字和玩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因此,除了复位和固定之外,肘关节功能锻炼是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另一重要内容。早期、适时、正确的康复治疗不仅能规避盲目锻炼造成的一系列风险,又能促进组织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造成神经损伤,手指活动不灵活怎么办
肘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丰富,这些组织很容易由于显著的骨折移位而发生损伤。在电生理检查确定存在神经损伤后,除了药物治疗促进神经恢复外,进行物理因子治疗等促进神经修复也是非常有效的。后期,还可以通过作业治疗针对性的训练孩子的翻书、写字等能力,改善手指力量和灵活度,帮助尽快孩子重返课堂。
医院中医骨伤科医院医院特色专科,医院正骨特色,手法正骨/复位,夹板外固定,或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费用小,病人痛苦少,骨折愈合快。
颈肩腰腿痛患者用传统手法正骨复位,中药外敷、外洗,治愈了众多不愿意手术患者,吸引了珠三角周边患者慕名就诊。
骨伤科李青主任医学硕士,从事本行业近30年,医院工作10年,手法精准快,骨折或脱位治疗基本一次复位。
联系我们
-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