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我国整体患病率为16/10万~51/10万[1]。儿童癫痫相较于成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
1
发作形式表现多样:部分癫痫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发作形式不断变化,如婴儿痉挛症,多数在1岁内发病,表现为头前屈、弯腰、两臂前伸或屈肘等症状,部分随年龄增长逐渐转变为其他发作形式,患儿智力大多低于正常水平;
2
症状隐匿:儿童癫痫也有很多较成人不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不易识别,如婴儿出现震颤、下巴抖动、点头、肩膀晃悠、睡眠中胳膊抖动等,这些症状往往被忽略而耽误治疗;
3
类型复杂:儿童癫痫表现与类型也更为复杂,如儿童失神性癫痫、小儿良性局限性癫痫等仅在幼儿期和儿童期出现,大部分患者成年后可缓解、不再复发或转变为其他类型成人癫痫。
儿童时期大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脑皮质功能发育尚未完全,血脑屏障功能较弱,易突然出现惊厥、肌肉抽搐甚至认知障碍,长期、频繁的异常放电发作会导致脑损伤,此阶段大脑损伤对于儿童的脑发育、语言和运动发育等可能会造成严重不可逆影响[2]。此外,原发性癫痫在小儿癫痫多见,这类癫痫及早治疗预后较好。因此儿童癫痫的及早发现和精准诊疗是临床学者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