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拉孩子手您注意过这件事吗小孩易脱臼

最近有新闻报道,海南一名9岁小女孩手臂脱臼3个月,正在闹离婚的父母竟然一无所知,直到小女孩手臂流脓父母才重视起来,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可能留下终身的后遗症。

儿童为何易脱臼?

生活中时而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形:孩子挣脱父母往前奔跑时,家长伸手一拽孩子胳膊;有时孩子朝前方摔倒,下意识用手撑地后,胳膊随即疼痛不能活动,后者可能发生骨折脱位。

上海交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鲍琨指出,儿童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又生性活泼好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容易发生肘部的骨折脱位。其中,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脱臼中较为常见的,孩子没有摔跤受伤,往往是被家长拖拉手臂后造成的,故被称为“牵拉肘”。

既然儿童脱臼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脱臼

类似新闻报道中那位9岁女孩那样粗心的父母,在三个月后才发现孩子脱臼的情况还不多见。但是错过第一时间发现的病例还是有的。鲍琨提醒,家长们要多留心孩子的日常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异状。

孩子脱臼常有以下几个表现:1.剧烈疼痛,关节脱臼可伴随剧烈疼痛感,孩子多会大声哭闹或者直接表达脱臼部位“疼”;2.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脱位,不再能像平时一样自由活动,有时手臂会给人“耷拉下来”的感觉;3.抗拒触碰,脱臼后,孩子因疼痛可对脱臼部位的触碰非常敏感,表现出抗拒和躲避触碰;4.关节畸形,有时发生脱臼部位肢体的形态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如肢体缩短、关节处明显畸形等。

脱臼后该怎么办?

鲍琨建议,怀疑脱臼后,家长应该及时安抚哭闹的孩子,适当固定脱臼部位后及时就医。如果怀疑肘关节损伤,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将前臂悬吊在胸前。固定患处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疼痛引起二次伤害。就医后,专业医师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如不能排除摔跤导致损伤,还需要拍片排除骨折可能。

脱臼过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生活上对脱臼部位的保护,因为如果不加注意,脱臼可能再次甚至多次发生,进展为习惯性关节脱位。这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

为了避免习惯性脱臼,鲍琨建议家长,在生活中要避免用外力猛拽孩子上肢,尤其是前臂。拉孩子走路时可以握在上臂,即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注意力度适中。一般随着孩子成长,5~6岁之后,脱臼发生的概率就很小了。

专家简介

鲍琨上海交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青少年骨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的微创治疗,肢体成角短缩扭转等复杂畸形的一期矫治;对下肢关节发育性不良的诊治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anxiufang.com/lctx/6710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