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最高,占62.5%。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
由于大人领着患儿走路、上台阶时,在跌倒瞬间猛然拉住患儿手致伤;或从床上拉起患儿,拉胳膊伸袖穿衣;或抓住患儿双手转圈玩耍等等原因,患儿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到牵拉而发病致伤。当伸肘、前臂旋前位牵拉肘关节时,环状韧带远侧缘附着在桡骨颈骨膜处发生横断撕裂。当前臂旋前时桡骨头直径短的部分转至前后位,因而桡骨头便自环状韧带的撕裂处脱出,环状韧带嵌在肱桡关节间。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呢?
4岁以下的小儿,其桡骨头还没有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还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一旦孩子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即会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的时候,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这称之为桡骨头半脱位。4~6岁后桡骨头长大,环状韧带也增厚加强,即不易脱出。
那么,家长们要怎么发现宝宝可能出现了“桡骨头半脱位”呢?
1、宝宝大哭唿痛: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宝宝会在瞬间大哭,大一点的孩子会告诉家长“整只手臂”都痛。
2、拒绝触碰:为了缓解疼痛,宝宝会尽可能不动受伤的那只手,也会拒绝其他人触碰。
3、弯曲患肢:宝宝会让受伤的胳膊呈半屈状态。一般不会出现肿胀。
4、检查所见体征很少,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
冰敷、临时固定,马上就近求助骨科医生。一般而言,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有明确的牵拉损伤史,孩子手肘部位疼痛、哭闹、受伤的一侧无法抬举或取物、桡骨头处有压痛等即可诊断。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者一手握住孩子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度,开始作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后来回数次后大都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孩子肯用手来取物说明复位,复位后不必固定,但须告诫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家长需注意,复位手法简单但也很专业,不建议家长自行为孩子复位,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或延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