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多由于体育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踝关节扭伤后导致(图1),在首次踝关节扭伤后大约有20-40%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会遗留慢性不稳定的症状,包括踝足部疼痛、肿胀、打软腿、反复扭伤、踝关节撞击、骨软骨损伤并进一步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图2-5)。这种病因引起的踝关节骨关节炎又称为“韧带性踝关节骨关节炎”(Ligamentousposttraumaticankleosteoarthritis),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和很大的痛苦。以往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对踝关节扭伤都未给予重视,直到发生骨关节炎,却又手足无措。
图1:踝关节韧带损伤示意图,应力试验显示距骨内翻及前脱位
图2:患者30岁踝关节扭伤后2年慢性不稳定,关节面软骨尚可,可行微创关节镜清理韧带重建,以恢复踝关节稳定性防止其他并发症发生。
图3:患者35岁踝关节扭伤后4年慢性不稳定导致距骨骨软骨损伤,需行关节镜清理距骨骨软骨损伤修复及韧带重建。
图4:患者45岁踝关节扭伤后10年慢性不稳定导致内翻性骨关节炎,关节肿痛行走困难,需行踝周截骨韧带重建或关节融合手术。
图5:患者60岁踝关节扭伤后30年慢性不稳定导致全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肿痛剧烈行走困难,只能行关节融合或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急性期应采用PRINCE原则,即Protection(绷带、支具)、Rest(停止行走)、Ice(冰敷,最初48到72小时,每隔1-2小时冰敷10-20分钟)、NSAIDs(药物抗炎止痛)、Compressio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肿胀)及Elevation(患肢抬高超过心脏位置有利消肿)(图6)。对于已经形成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出现疼痛肿胀及反复扭伤者则需进行手术治疗,修复病损组织改善症状并防止进一步损伤撞击引起滑膜炎、距骨骨软骨损伤及踝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踝关节镜清理、踝关节撞击物清除、距骨骨软骨损伤修复、韧带重建等(图7),根据损伤部位、病情程度、病灶范围、患者年龄及功能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
图6:急性期应采用PRINCE原则,即Protection(绷带、支具)、Rest(停止行走)、Ice(冰敷,最初48到72小时,每隔1-2小时冰敷10-20分钟)、NSAIDs(药物抗炎止痛)、Compressio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肿胀)及Elevation(患肢抬高超过心脏位置有利消肿)。
图7:微创经皮踝关节韧带重建:在腓骨远端、距骨、跟骨行四个小孔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TFL)及跟腓韧带(CFL)。王碧菠医师作为第一作者将此技术发表于足踝外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杂志FootandAnkleInternational.
BiboWang*,XuXiangyang.MinimallyInvasiveReconstructionofLateralLigamentsoftheAnkleUsingSemitendinosusAutograft.FootAnkleInt.,34(5):–王碧菠HappyFeet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