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应遵守运动安全守则,提高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避免在运动中受伤,从而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1.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生理特点、体质强弱、是否患有疾病等具体情况来安排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参加健康体检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可以帮助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
2.合理控制运动负荷,避免运动过度
应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强度进行运动锻炼,待体能水平提高之后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锻炼时可以采用靶心率等方法来监控锻炼的强度。
3.采用正确的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方法进行练习
错误的动作或许不会让你马上受伤,但长期如此将会对健康有负面影响。例如,网球击球动作应该用大臂带动小臂,协调全身力量进行击球,保持腕关节肌肉适度紧张,假如只用手腕发力击球,就容易导致腕肘损伤。
4.集中精力、全力投入
在疲劳或体能下降时进行大强度的练习是运动损伤的重要诱因。在一些对抗性的练习中,如果意志品质薄弱、过于放松或犹豫不决,也容易导致损伤。
5.切忌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互相逗闹、嬉戏,不遵守纪律是造成伤害事故的重大隐患。
6.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进行锻炼
进行锻炼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平整,尽量不要在狭小区域内锻炼,以免发生碰撞事故,特别要注意不要去危险或不明情况的水域游泳,还应避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7.运动时着装合理,并根据运动项目的要求正确佩戴护具
要选择宽松、柔软、弹性好的运动服,冬季要注意保温,夏季要注意散热防暑,避免晒伤。要妥善放置钥匙、小刀等硬物,否则在进行运动(如前滚翻练习)时,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8.合理安排运动锻炼
在运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大强度的练习之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在锻炼之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如缓慢拉伸相关的肌肉,以消除运动性疲劳。
9.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
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