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肢骨折及关节损伤

  考试大纲

上肢骨折及关节损伤

锁骨骨折

肩关节脱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干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

前臂双骨折

桡骨远端脱位

  

        锁骨骨折      1.部位   青少年,间接暴力,好发于中1/3,短斜形骨折   2.表现   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淤斑、功能障碍   常用健侧手托住肘部,同时头部向患侧倾斜

  3.神经C5-8、T1,臂丛神经   4.治疗   ①幼儿青枝骨折和成人无移位骨折:   三角巾悬吊3~6周   ②移位骨折:   手法复位“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①患者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   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   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④开放性骨折;   ⑤陈旧骨折不愈合;   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锁骨骨折可发生的合并损伤是   A.颈2、3神经根损伤   B.交感神经损伤   C.副神经损伤   D.膈神经损伤   E.臂丛神经损伤

『正确答案』E

  锁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切开复位,内固定   B.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固定   C.牵引治疗   D.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E.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正确答案』B

  患者男,41岁。肩部外伤致锁骨骨折。检查发现肩外展,伸肘、屈肘功能及腕、手的功能完全丧失,并有感觉障碍。根据患者情况,治疗宜采取   A.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探查臂丛神经   B.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固定   C.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D.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E.牵引复位

『正确答案』A

        肩关节脱位      1.概念肱盂关节脱位   2.表现   1.有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手掌着地外伤病史。   2.患肩疼痛、肿胀,不敢活动,特殊姿势: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   3.方肩畸形。   4.Dugas征阳性      3.治疗   1.手法复位:   局麻,复位。   2.固定:Hippocrates法(足蹬法三角巾悬吊上肢3周;合并大结节骨折者4~5周。   3.康复治疗。   

  40岁女性,步行中后仰跌倒,右手掌撑地伤后1小时,右肩痛,不敢活动。检查:右肩方肩畸形,Dugas征(+)。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右肩周软组织损伤   B.右肩关节前脱位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肱骨解剖颈骨折   E.肩锁关节脱位

『正确答案』B

  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关节盂空虚   B.Thomas征阳性   C.肩部外伤史   D.方肩畸形   E.Dugas征阳性

『正确答案』B

  男性,40岁。外伤致右肩部疼痛2小时。查体:右肩关节呈方肩畸形,Dugas征阳性,患肢远端感觉血运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   A.肩关节脱位   B.肱骨外科颈骨折   C.锁骨外侧端骨折   D.肩锁关节脱位   E.肱骨大结节骨折

『正确答案』A

  单纯性肩关节脱位采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固定,一般固定的时间为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以上

『正确答案』C

        肱骨外科颈骨折      1.部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   1.部位   2.分型   外展型骨折   内收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分型——Neer分型。   以移位>1cm或成角畸形>45°为移位标准   

  3.神经 腋神经(三角肌萎缩)、腋血管   4.治疗   1.非手术——Neer一型;   二型有轻度移位——三角巾悬吊3~4周。   2.手术   二部分以上的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特别复杂的老年人四部分骨折,也可选择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粉碎型骨折   ①对于严重粉碎型骨折,若患者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很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   ②手术治疗先用松质骨螺旋钉固定近折端骨折块,使外科颈骨折复位,再用“T”型钢板固定,或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中注意修复肩袖,术后4~6周开始肩关节活动。   ③对青壮年的严重粉碎骨折,估计切开复位难以内固定时,可作尺骨鹰嘴外展位牵引,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8周后去牵引,继续用小夹板固定,并开始肩关节活动。

        肱骨干骨折      1.概念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   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   在三角肌止点以下的骨折,近折端受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折端移位。

     3.治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指征:   ①反复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③陈旧骨折不愈合者;   ④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者;   ⑤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   ⑥骨折端有分离移位或有软组织嵌入者;   ⑦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桡神经损伤多见于   A.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桡骨远端骨折   D.锁骨骨折   E.尺骨上1/3骨折

『正确答案』B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远近骨折端移位的方向应是   A.近折端向内、向前移位   B.近折端向前、外移位   C.远折端向外移位   D.远折端向下移位   E.近折端向后、外移位

『正确答案』B

  有关肱骨下1/3骨折,下列哪项检查简单、准确   A.肱骨下1/3部位CT   B.肱骨全长的X线正侧位   C.肱骨下1/3为中心MRI   D.肱骨下1/3为中心,包括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   E.肱骨下1/3正侧、斜位X线片

『正确答案』D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2.分型

 

表现

扪到断端的部位

移位

伸直型

假关节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肘前方

近折端——向前下,远折端——向上

屈曲型

肘后凸起

肘后方

近折端——向后下,远折端——向前骨折线:由前上斜向后下

  3.损伤   肱动脉损伤:爪形手畸形   正中神经损伤:猿手   桡神经损伤:垂腕      4.治疗   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①手法复位失败;   ②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   ③有神经血管损伤。   5.并发症   ①正中神经损伤   肱动脉损伤,前臂缺血,导致   缺血性肌挛缩   ②骨化性肌炎   ③肘内翻畸形

  男性,22岁。跌倒时左手掌着地。查体: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状,肘部明显肿胀及压痛,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B.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C.肘关节脱位   D.桡骨小头半脱位   E.尺骨鹰嘴骨折

『正确答案』A

  肱骨髁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正中神经损伤   B.肘内翻   C.前臂缺血性挛缩   D.骨化性肌炎   E.肘关节僵硬

『正确答案』C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最常见的移位方向是   A.近折端向后移位   B.远折端向上移位   C.远折端向前移位   D.近折端向桡侧移位   E.近折端向尺侧移位

『正确答案』B

  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时,要防止出现的畸形是   A.向前成角畸形   B.肘外翻畸形   C.肘内翻畸形   D.旋转畸形   E.向后成角畸形

『正确答案』C

  肱骨髁上骨折损伤肱动脉未予早期处理,后期将出现   A.Volkman畸形   B.并指畸形   C.爪形手畸形   D.垂腕畸形   E.槌状指畸形

『正确答案』A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1.概念鹰嘴和肱骨下端两个关节面脱位。   2.分类   后脱位、外侧方脱位、内侧方脱位及前脱位,其中后脱位最常见。   3.表现   患处肿痛、不能活动,患者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不能被动伸直;   肘后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   肘后三点关系完全破坏,失去正常关系;   X线检查可明了脱位情况,有无合并骨折。      4.治疗   手法复位,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与90°位,再用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

  肘关节提携角为   A.20°~25°   B.16°~20°   C.10°~15°   D.5°~10°   E.1°~5°

『正确答案』C

  男,15岁,跑动中摔倒,手掌着地,感肘部剧痛,不能屈伸,尚可旋转,检查:肘部肿胀畸形,弹性固定于半伸位。最可能诊断是   A.肘部软组织扭伤   B.肘关节后脱位   C.肱骨髁上骨折   D.上尺桡关节脱位   E.桡骨小头脱位

『正确答案』B

  A.动静脉损伤      B.周围神经损伤   C.缺血性肌肉痉挛   D.缺血性骨坏死   E.损伤性骨化   1.肘关节骨折脱位可能并发

『正确答案』E

  2.肱骨中下1/3骨折容易并发

『正确答案』B

  3.股骨颈骨折可能并发

『正确答案』D

        桡骨头半脱位      1.病因   5岁以下的小儿,有腕、手被向上牵拉史。   2.表现   肘部疼痛,活动受限,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肘部外侧有压痛。   3.检查   X线:常(-)   4.治疗   两个不必:   1.手法复位,不必麻醉。   一手拇指压迫桡骨小头,另一手按照牵拉、旋后、屈肘顺序即可达到复位目的听到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小儿肯用患侧手取物,标志复位成功。   2.复位后不必固定,但不可再暴力牵拉。

  4岁女孩,被母亲牵拉右手上台阶时突然哭闹,拒绝使用右上肢。最可能查到的阳性体征是   A.肘关节肿胀   B.肘后三角关系异常   C.Dugas征(+)   D.桡骨小头压痛   E.肘内翻

『正确答案』D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1.解剖   尺桡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由于尺骨和桡骨均有一定的弯曲幅度,使尺、桡骨之间宽度不一致,最宽处为1.5~2cm。   前臂处于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处于旋转位时较松弛。   骨间膜的纤维方向呈有尺侧下方斜向桡侧上方,当单一尺骨或桡骨骨折时,暴力可由骨间膜传导到另一骨干,引起不同平面的双骨折,或发生一侧骨干骨折,另一骨的上端或下端脱位。   2.病因   1)直接暴力   导致尺桡骨同一平面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   2)间接暴力   跌倒时手掌着地,一般发生桡骨高位、尺骨地位斜行骨折。   3)扭转暴力   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多为高位尺骨、低位桡骨骨折。

  3.分类   孟氏(Monteggia)骨折   尺骨上1/3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盖氏(Galeazzi)骨折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孟氏(Monteggia)骨折——尺骨干上1/3骨折+桡骨小头脱位。      盖氏(Galeazzi)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尺骨小头脱位。   

  4.治疗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注意防止骨间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手术指征   ①手法复位失败;   ②受伤时间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③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前臂双骨折易导致   A.血管损伤   B.肌腱断裂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旋转功能障碍   E.神经损伤

『正确答案』D

  前臂双骨折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B.若一骨干为横形骨折,另一骨干为斜形骨折,手法复位时应先复位横形骨折   C.尺、桡骨均为横形骨折,且骨折发生在中段,应先复位桡骨   D.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E.X线证实骨折愈合前,禁止前臂旋转活动

『正确答案』C

  前臂双骨折桡骨上1/2段骨折近端屈曲旋后畸形的主要原因   A.肱三头肌牵拉   B.肱二头肌牵拉   C.肱二头肌及旋后肌牵拉   D.旋前圆肌牵拉   E.旋前圆肌牵拉及旋前方肌牵拉

『正确答案』C

  女性,35岁。5小时前摔伤左前臂。检查发现前臂肿胀,皮肤破损流血,瘀斑,剧痛,并有短缩畸形。诊断首先要考虑   A.前臂软组织挫裂伤   B.骨筋膜间室压力增高   C.尺桡骨双骨折   D.桡骨骨折   E.尺骨骨折

『正确答案』C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餐叉样”畸形      克雷氏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典型体征

伸直型

Colles骨折

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①“枪刺样”畸形:远折端向桡侧移位,且有缩短移位时,桡骨茎突上移至尺骨茎突同一平面,甚至高于尺骨茎突的平面,正面看呈“枪刺样”。②“银叉”畸形:远折端向背侧移位,侧面看呈“银叉”

屈曲型

Smith骨折

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①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   ②手术指征:   A.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   B.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但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   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伴腕关节半脱位,X线片可与上述两种骨折区别,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

  Colles骨折远端的典型移位是   A.向桡侧及背侧移位   B.向尺侧及掌侧移位   C.向尺侧及背侧移位   D.向桡侧及掌侧移位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anxiufang.com/zcsby/6709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