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不当关节很受伤看看骨科大咖怎么

小李最近迷上了健身运动,还加入了一个户外健康群,每周末不是爬山就是暴走。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膝关节、脚部的关节都隐隐作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问了医生朋友才知道,原来得了“健身病”。

医院七病区何春主任介绍说,健身是好事,但如把握不当,好事就会变坏事。很多来就诊的病人中,因运动造成的关节酸痛肿胀不少,有些还导致韧带撕裂,软骨受损,非但没有健身,反而得不偿失。

健身运动中的关节保护

“压力山大”的膝关节

当我们行走起步时,腰部先有一个扭转,这是腹部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牵拉着髋关节进行的,然后髋部的髂腰肌和臀大肌开始收缩;当力量传导至大腿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缝匠肌时,大腿带动膝关节开始屈伸,接着小腿的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腓肠肌、比目鱼肌,一起完成膝关节的屈伸及踝部动作。总体是按着摆臂→扭腰→收臀→动腿→落脚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力量的传导。

膝关节在人类演化进程上是一个比较粗糙的结果,当远祖开始直立行走时,膝关节并没有进化出非常适应直立行走的解剖结构,所以大运动量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软骨的反复损伤。大多数人五六十岁以后膝关节开始进入衰老退变,而由于人均寿命的增加,很多人觉得美好生活才刚开始。

表格中可以看出,膝关节真的“压力山大”啊!

试着面对镜子,暴露双侧下肢,以膝关节为中心,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的膝关节是直立的,而有些人的膝关节会出现膝内翻、或者膝外翻的改变。从髋关节中心画一条线到踝关节的中心,这就是下肢负重力线,膝内翻和膝外翻的时候,负重线在膝关节分别落在关节的内侧、外侧。

由于膝内、外翻时负重力线的改变,就像“跑偏”行驶的汽车,长年累月就会造成内外侧软骨的损伤,关节表面光滑有弹性的软骨开始破裂,丢失,下方的骨髓暴露,形成关节的肿胀、疼痛,畸形,逐步丧失行走能力。

这样做,会让膝关节更安全

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来源于韧带的被动收缩,关节的几何结构,骨骼肌的主动用力以及骨的承重作用。所以膝关节保护的四大要素是:关节周围强有力的肌肉;正确的膝关节活动轨迹;减轻关节负重;缓冲关节震荡。

1肌肉的锻炼方法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比肩稍宽或同宽,双脚脚尖朝前,挺胸收腹,双手前平举或胸前交叉,稍微抬头,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膝关节稍小于90度,下蹲时保持后背挺直,收紧小腹并且努力保持脊椎笔直(当然不是要你破坏生理弯曲,就是后背看起来始终是直的,不要弓背),让臀部绷紧并稍微向上翘起,保持重心在足底,膝盖尽量不要超过脚尖,起立时重心稍微靠后,并且注意发力次序,尽量让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打开,膝盖始终保持稳定并与脚尖方向一致,膝关节微屈,不要过伸。深蹲幅度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越低越好。为了让这些肌肉也参与发力,下蹲过程中除了后背挺直,还要尽量保持臀部绷紧并试图向上翘起,尾骨垂直向下。如果后背挺直但是臀部的这个环节放松,会出现骨盆的反向卷动,腘绳肌,大收肌甚至臀大肌变得松弛,不参与发力,锻炼的效率也就降低,膝关节压力则更大。

2

保持髌股关节正确的活动轨迹

髌股关节对合不佳是引起膝前痛的主要原因,由于骨性发育或者肌力不平衡的因素,伸屈活动时髌骨与股骨髁产生撞击,压力超负荷,软骨逐渐退变。当膝处于半屈曲状态时,髌股关节面受力最大,也最不稳定,应该避免这一状态下过多的活动。护膝能够把髌骨压在股骨髁间,维持正确的滑动轨迹,改善压力分配,而起到保护作用。当膝关节处于蹲或者跪的时候,髌股关节的压力是体重的8倍,所以尽可能避免该姿势的活动。

3减轻关节负重

除了减轻体重以外,在徒步、登山等活动中,应该尽可能使用有背负系统的背包,减少不必要的负荷,古语有云:“千里无轻担”。户外活动中尽可能使用登山杖,哪怕在平地徒步。据测算正确的使用手杖,大概可以减少20~30%的关节负荷,对膝关节的保护是显而易见的。

4缓冲关节震荡——运动鞋的选择

足部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2-3倍,一双个性化选择的运动鞋不仅可以缓冲膝关节的震荡,还可以部分纠正不良的负重力线。

检查一下我们常穿鞋子的鞋底,看看哪一边磨损较多。如果内侧磨损较多,那么你是力线偏内,建议使用稳定型(stability)的款式,鞋底及鞋帮较坚挺,鞋垫有拱垫的鞋款;如果外侧磨损较多,选跑步鞋时须选择有避震功能(cushioning)款式;如果你是两侧差不多,那么恭喜了,你可以选任何一双漂亮的运动鞋啦!

来源:区中医药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anxiufang.com/zcsyx/669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