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区西罗园二区,蔡聪在这里工作了7年。
南三环的景色和我们活跃的东三环存在着直观的视觉差异,低矮破旧的居民楼对年轻人的吸引有限。早上十点钟,蔡聪办公室的楼下,六七个年龄跨度30岁以上的居民在争吵——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沓传单,究竟是从西边先发还是东边先发,两股势力僵持不下。
前一天,蔡聪的团队——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接受了NHK的采访,以迎接年日本残奥会。“不吹牛的说,目前一加一是国内残障人公益做的最专业的,国际上也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他们的网站上罗列着有曾合作的伙伴,从BBC到哈佛法学院到香港乐施会。和媒体打交道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应对那些已经被问了无数遍的问题,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肌肉记忆。“个人层面,我可能会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厌倦,但如果我拒绝了,他们的受众可能又少了一个了解的机会。”
十多年,他担任着盲人世界的导游。手中的盲杖,像是随时可以被挥舞的小旗。
听觉的“超能力”,只是因为“不得不”
好奇心来源于《奇葩说》的后台。我观察到蔡聪一个人站在墙边,低头操作着iPhone,手速极快。
智能手机普遍配备了无障碍功能,iOS系统几乎能将所有的交互信息通过语音的方式传递。这对于“外人”,是科技发展的惊喜;而在蔡聪看来,这是科技发展的必须。
他向我们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功能——快速切换一个APP,输入文字,选择同音字,甚至机器描述图片。他最常用的读书软件是Kindle,理由是Kindle电子书无障碍做得最好。他选取了一段文字后,我们听到一段叽里咕噜的语音——这是用若干倍的速度朗读的文本。他不但能够听懂,甚至能够原本复述每一个字和英文单词。
这并不是一种超能力,这是一种对于盲人同等的求知欲,必须锤炼出来的听觉能力。“速度可以一点一点的加快。”
之所以成为“科技发展的必须”,是因为他经历过与大小企业的抗争。
“谷歌的系统是开源的,很多国内的手机厂商在开发自己的系统时,语音功能就莫名其妙消失了,或者是因为设计上的冲突不能用了。这几年我们和小米沟通了很多,年语音功能已经恢复地差不多了。去年华为,我们群情汹涌召集了一千多人签名,敦促改进。据说改进已经进行。”
“但还有个问题,好多第三方的APP是不支持语音的。微博鍖椾含涓鐧芥鐤尰闄㈠ソ涓嶅ソ闀挎槬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