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哥请了身边一位专业健身的朋友和兄弟们聊聊膝盖保护的问题,并传授3招儿超简单有效的日常保养动作
专业的膝盖医学讲解谁都不愿意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不过!你帝哥的文章要的就是接地气,正巧了这位哥们儿文风跟我太像,兄弟们当看故事一样来读这篇干货吧,写的挺有意思的,绝对的有用!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总是“中箭”的膝盖
来个引言,常识还是得科普一下下
相比人体其他两个同样爱受伤的关节(肩和腰椎)来说,膝关节本身是结构最为简单,也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部位,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比肩关节的三种平面°旋转和擎天一柱支撑躯干重量的腰椎来说,膝关节既不能多平面的运动,甚至连一个平面都运动不完全;也不需要像腰椎一样在中心点独立支撑体重
那么它为啥经常受伤呢?
其实很简单,nozuonodi而已,浪死的肩膀、累死的腰、作死的膝盖没人知道。。。
在人体这个神奇的精密机器中,已经极尽所能得去保护你的膝关节了:
增加髌骨限制了活动范围;增厚半月板减震、减少摩擦,增加十字交叉韧带保持固定;增加外侧韧带同样为了加固两块粗壮的骨头相连,等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关节的构造,无外乎围绕两个字进行优化——“固定”
从而...
破坏稳定
往往是膝关节受伤的元凶
放一副解刨图
如此简单的关节构造,不知道是否可以想到早些年玩过的一种玩具
没错就是上面这种,传说中的两棍一球(不是两球一棍...),而膝关节就像那最简单的组合‘两棍一球’中的球儿一样
想要把这两棍一球拆开,最省劲的几种方法无外乎:
?1.抓住两棍向外拔;2.折叠两棍,球一般只会跟着一个棍走;3.两棍错位;……
总之我知道,膝盖有伤的兄弟你给都是破坏的一把好手!
比如在实际生活中
像1.的方法,就像是抓住你的大腿和小腿分别向外使劲,五马分尸差不多的感觉,一般人没这个嗜好
2.的方法就比较常见了,比如深蹲膝关节超过脚尖啦,突破启动时的小碎步啦,上篮时候的控制速度啦,慢跑时慢的毫无节制啦等等等等,都会给膝关节造成损伤
再说3的方法,能带球突破的同学们,都是用这种方法作死的一把好手,什么变向,急停,后撤……每每看到,都觉得惨不忍睹
从消极的角度说,既然膝关节稳定便不容易受伤了,那我少运动,少走,少跳,打球不急停,不变向了!
OK没问题!你这么做我保证你的膝关节本身不容易受伤了,但是不知道这位同学,你要你的膝关节干嘛?下跪用吗?(这里补充一下,下跪当然也是破坏膝关节的好方法之一)听说那膝盖那一块儿肉挺好吃的,不如剁下来给我做汤......多少钱一斤?
可弟兄们毕竟都是想飞想扣的好汉
我们如何积极地面对这个问题?
再拿上面的玩具举例
你说:两棍一球稳定性不行!我们需要优化结构!所以身体给了你前后交叉韧带,连上。棍球不行,用药弥补嘛,不是什么大事
你又说:一道连接不够,我还要更多!所以身体给了你内外副韧带,两边也缠上。妻不如妾,多一个总是好的
你还说:棍上已经连满了,难道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吗?身体说,你还有完没完了,我给你三妻四妾如何?!
所以,你有了覆盖大腿包裹膝关节的肌肉群,股四头肌
如上图。股四头肌四条肌肉,最上从胯部开始,包裹股骨,通过髌骨,连接到胫骨
用人话说就是,这一条非常好吃的肉,特别大公无私的覆盖过了咱们的膝关节,就像在两棍一球之间缠上了一圈皮带,并且还是能无限提升强度的那种。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锻炼股四头肌?
3个方法,超级接地气,动作简单谁都可以练,别轻视它们
靠墙静态蹲
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向外(对应钟表1点与11点方向),膝关节朝向第二、三脚趾方向,不要超过脚尖,背靠墙,躯干,大腿,小腿分别成90°,双手放松置于大腿上方,不要发力
30~60s一组,2~4组
自重半深蹲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向外(对应钟表1点与11点方向),膝关节朝向第二、三脚趾方向,不要超过脚尖,重心向后,双手可以向前平举用以保持平衡,保持1~2秒,回到初始位置
20~50一组,4~6组
箭步蹲右脚向后退出一步,保持左脚和膝关节在同一直线上;弯曲左腿,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且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保持2秒回到初始位置,换腿
双腿做完算一个,15~30个一组,2~4组
所以对于膝关节来说,只要肌肉强壮且固定得当,一般是不容易跪掉的,跪掉的大多是自身的运动习惯和动作不规范,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
真心希望兄弟们好好预防一下膝盖受伤,帝哥身边因膝伤而放弃打球的朋友真是大有人在
如果可以
希望能转给身边的球友看看
不希望再有人承受这个痛苦
----------
专注野路子实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