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血管通路医生,在面对血管通路问题时,有哪些地方会让人头疼?
我想,肘部的假性动脉瘤应该能够进入前十名的序列中。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先上一张图
再上一张图
至于大家为什么会头疼,我想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比如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保护内瘘与控制血流之间的矛盾处理……
那么,作为血透护理人员应该怎样避免这种穿刺并发症呢?有哪些护理安全策略呢?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1.应该建立护理穿刺等级制度:不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有资格进行肘窝处的血管穿刺与拔针。
2.建议每一个血透室配备超声检查设备,对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档案,尤其是肘窝内侧血管超声检查很重要。如果不做超声检查,你不会知道你穿刺的血管下面究竟有多少血管,你能肉眼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比如:贵要静脉下面潜伏着4根血管。
再比如:贵要静脉下方潜伏的6根血管。
3.再次强调,如果有其他血管可供穿刺时,尽量不要选择肘窝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
4.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必须穿刺肘窝内侧血管时,需要明确拟穿刺的贵要静脉与肱动脉之间的伴行关系。
因为,此处的贵要静脉与肱动脉之间的伴行关系多种多样,由此导致的穿刺护理难度会有所不同。
备注:在上面四种血管毗邻关系的示意图中,图②和图③穿刺与拔针是比较安全的名,图④的V2处进行穿刺与拔针也是比较安全的,但图④的V3和图①的静脉与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是上下垂直的,此处的血管在内径较粗(>5mm)时,穿刺与拔针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此处的血管内径(<5mm),进行穿刺与拔针需要慎重,尤其是在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进行此处操作时,风险会有所增加。
5.如果患者必须在此处进行穿刺透析时,尤其是贵要静脉与肱动脉呈垂直关系时,患者透析时尽量不要睡觉。因为,有些患者透析时睡觉,可能会发生不自主的屈肘动作,会损伤静脉并导致动脉损伤,形成假性动脉瘤。
6.少数患者行前臂中段内瘘后,如果在肘窝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作为动脉引血时,血流量不佳,且与穿刺前触诊的强烈震颤感不相符时,需要高度怀疑患者的内瘘血流大部分经穿静脉回流了。需要血透室工作人员建议患者到血管通路医生处评估血管,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结扎穿静脉。
7.临床上还有种特殊情况:患者前臂内瘘,但肘窝处贵要静脉及头静脉均闭塞了,患者的内瘘血流会经肘下的穿静脉及肘窝内侧的肱静脉回流,此时,在肘窝处内侧也能扪及震颤,但此时的震颤是由肱动脉伴行的肱静脉内血流发出的,位置较深。强烈不建议在此处进行穿刺。备注:这类患者,稍加查体后就能发现肘窝处内侧贵要静脉已经闭塞。
8.对于不能完全配合的患者,穿刺肘窝处贵要静脉也要慎重。如果必须穿刺,需要家属控制患者肢体活动,减少意外。
9.此处拔针时,需要先拔针,后压迫;不能压迫时拔针,否则会有穿破静脉后壁损伤动脉的风险。
10.医院,建议采用内瘘套管针进行穿刺,能减少穿刺并发症。
11.作为血透室护士长,在安排护理人员进行肘窝内侧贵要静脉穿刺时,需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护士穿刺水平、血管内径、静脉与动脉毗邻关系、患者透析时是否睡觉、患者配合度、有无套管穿刺针、有无患者陪人、是否还有其他血管穿刺选择。
最后再强调下:此处穿刺、拔针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图文来源:李大庆教授血管通路中心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好看”;或者推荐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我号仅作分享学习!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