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讲堂又开课啦!今天我们来聊聊六腑之一——三焦。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下焦包括肾、大小肠、膀胱。三焦是调动人体元气的器官,负责合理分配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使各个脏腑之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共同为身体服务。
首先,来了解下三焦的作用。
1通行元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是肾中精气所化生,故根于肾,但其运行途径却是通过三焦而运行至全身,布散于五脏六腑,起推动与激发作用。
2
运行水液。运行水液是人体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而三焦在此起了关键的作用,它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人体的水液代谢,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如三焦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调节水道的功能就难以实现。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呼吸和饮食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下焦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
人体上有一条与三焦相属的经络——手少阳三焦经。它从手无名指关冲穴起,沿手臂外侧中部走至肩部,绕到耳朵后面最后在外眼角丝竹空穴止。
三焦经不通会出现哪些问题?
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下面,介绍几个三焦经上有特殊治疗效果的穴位:
1外关穴:
外关穴乃手少阳阳维之会。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在治疗外感、热病有神奇功效,是解表退热之要穴。
2
支沟穴:
它位于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处。临床上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经验穴,还可以治头痛,耳鸣、眼睛痛、喉咙痛、落枕等。
3
翳风穴:
位于耳垂后耳根部,乳突与下颌骨后面凹陷的地方。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等。据近代医学研究,翳风在治疗呃逆、偏头痛、化脓性中耳炎、脑血管疾病、外感等方面有特殊功效。
三焦经的通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打通三焦经有一个简单的好方法就是敲打。俗话说“敲打三焦经,气顺百病消”,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简单的就是敲打三焦经,每天晚上亥时(21:00~23:00)三焦经最旺,在这个时候敲打更有利于三焦经的通畅,如果能每天坚持敲打,保持三焦经的通畅,人体就不容易生病了。
根据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手少阳三焦经接着会把交接棒传给足少阳胆经,那么胆经有什么任务呢?欲知详情,敬请期待我们下一期中医小讲堂!
往期精选
中医小讲堂——从“心”开始
中医小讲堂——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小讲堂-足太阳膀胱经
中医小讲堂——心包
中医小讲堂-肾
作者介绍:
罗慧
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住院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士学位。擅长小儿脑瘫、脑损伤高危儿、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等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诊疗范围
●高危儿童筛查评估、早期发育监测、早期干预及早期发育促进咨询指导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康复治疗
●发育迟缓、精神行为发育障碍(孤独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遗尿症、精神神经性尿频及遗粪等)的康复治疗
●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
●各种脑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出血、颅脑外伤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外周神经疾病(如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
●“O”型腿及“X”型腿、内“八”及外“八”等步态异常的康复治疗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如脊柱相关性疾病、脊柱侧凸、先天性肌性斜颈、马蹄内翻足等的矫治
黄任秀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主任、主任医师。
柳州市首批名中医,柳州市0-17岁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肢体残疾鉴定专家。是广西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及柳州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同时,还在国家级、区级及市级多个学会任职。曾在中国医院针医院康复中心进修学习各半年。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儿童脑损伤至相关功能障碍、外周神经损伤、步态异常、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凸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等儿童康复常见疾病进行康复矫治。同时,对儿童遗尿症、睡眠障碍、厌食、消化不良等儿童常见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后主持实施国家级、区级及市级康复救助及科研项目近20项。主持及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4项。参与实用新型专利研发2项,发明专利研发1项。
张靖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柳州市0-17岁残疾鉴定专家。曾先后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康复中心、重庆医院、佳医院等地进修学习。擅长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脊柱侧弯(凸)、步态异常等儿童康复常见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预防与管理对策研究》、《表面肌电图评估脑瘫儿童口部运动训练康复的治疗效果》《引导式教育结合针刺治疗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在学龄前智力低下儿童中的应用》、《柳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的现患率调查》等医学论文多篇。负责《中残联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及《“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具体实施。主持了自治区卫生厅《表面肌电图在脑瘫儿童口部运动中的研究》、《柳州市学龄前儿童智力低下调查及干预研究》课题,科研成果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参与《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疾病的早期筛查规范诊治防控策略研究》获广西科技技术三等奖。
覃中华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医院、广州佛山南海妇幼保健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医院等地进修学习。擅长小儿脑损伤、发育迟缓、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儿童抽动症、儿童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病、步态异常、厌食、多动症、遗尿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体质调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文:罗慧
编辑:黄秋玲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高危儿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