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国选手张可欣在第三轮比赛中挑战高难度动作失误,重重摔倒,一度无法起身,好在经历了几分钟的救治后,张可欣成功站了起来,现场响起鼓励的掌声。
张可欣意外摔倒
来源丨新浪网
随着冬奥会的召开,全民滑雪的热度只增不减,但不管是滑雪高手还是初学者,滑雪都是一项相对危险的运动,许多网友在网络上也分享了他们与滑雪的“爱恨情仇”。
来源丨网友评论
美国国家创伤数据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滑雪参与人数高达万人次,因滑雪致伤急诊就诊人数高达20万人次,住院人数高达人次,我国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滑雪运动的受伤比例高达14%,这意味着滑雪是成年人日常从事的危险程度较高的运动之一,而且新手比高手容易受伤。
不禁让人感慨:难道雪道尽头真的是骨科吗?那么为什么滑雪容易受伤呢?受伤后该怎么做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
为什么滑雪易出现运动损伤? 次上雪道控制不住自己,从坡顶一路摔到平地?这很正常,初学者摔倒次数能达到高水平滑雪者的6倍,损伤风险也是高手的3倍,所以需要更多防护。高手虽然摔倒减少,但速度更快动作也更复杂,一旦受伤通常比新手严重,而且头部及下肢损伤比例高,也不能忽视必备的护具。想象中自己滑雪的样子,现实中……
来源
giphy
滑雪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
天时:滑雪的季节主要在冬季,场地温度低。
地利:滑雪场地形比较复杂,场地湿滑;滑雪时速度一般都比较快,还容易出现相互碰撞,摔伤或碰伤后容易出现各种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
人和:许多滑雪爱好者缺乏专业训练,以为滑雪就是一项很简单的运动,思想上对安全不够重视,对预防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有些甚至在滑雪前没有做足准备活动,这都是导致滑雪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来源
搜狐网
2
三步做好滑雪准备损伤听起来可怕,但很多都是防护不到位导致的,我们在滑雪时要做好防护准备以免受伤。
步:备齐雪具护具并调整得当雪具备齐还得调整好
滑雪场山高风大,想不受冻,衣裤及手套都要保暖,同时具备防水性能。选滑雪鞋时既不能有挤脚感觉,也不能过大而失去支撑作用,适当的软硬程度可减少踝关节损伤。身上暖和了,面部皮肤暴露在外也可能冻伤(鼻尖及两颊常见),尽量以滑雪面罩全部覆盖。眼睛比其他部位更脆弱,高速下降时风吹得人流泪,佩戴滑雪镜既挡风又防紫外线。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的,除了雪板及雪杖的型号,还有雪板及头盔的松紧,双板滑雪摔倒时雪板脱落不及时可能导致下肢骨折。头盔必需,其他护具按需选择
雪具调整妥当,还要戴好头盔。头部创伤在滑雪中发生率不高,但非常致命。单板新手使用护腕可降低向前摔时手腕受伤的可能,使用护臀则减轻向后摔时臀部受到的钝伤,刚开始学习时都可以戴上。其他护具,如护肘、护甲及护膝也能起到一定的损伤预防作用。雪具护具必不可少
来源丨shutterstock
第二步:遵守雪上“交通规则”即使穿戴成忍者神龟,高速下降时发生碰撞也难免受伤。行车时靠交规避免冲突,雪道上也有《国际滑雪联合会10条安全准则》维持安全通畅。马路上的超速行驶,出现在雪道上就违反了准则中的“要保持速度及动作可控,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超速不仅让自己摔得惨,还威胁到他人的安全。类似交规中的及时挪车,滑雪时也要求“没有紧急情况不要在雪道上停留,摔倒后也要尽快移动到雪道边缘,需要徒步时(捡摔掉的雪杖雪板)走在雪道边缘”,以免被别人撞到。来源丨搜狐网
第三步:找个正确姿势摔
学会了交规,上雪道滑行前还要先学会摔倒。虽然穿着滑雪服在雪地摔倒不疼,但在雪板和雪杖的干扰下,本能的摔倒姿势可能变得危险。
双板新手失控时可能向后坐倒在两个雪板之间,身体重心在后而脚被雪板拉向前,造成撕裂膝关节韧带。摔倒时仍握着雪仗可能导致“滑雪者拇指”损伤拇指韧带。这些都是因为摔得不对,需要练习正确的摔倒姿势。
错误姿势可能撕裂膝关节韧带
来源丨ski-knee
3
滑雪运动损伤如何“有效”急救?当然,做好上面的准备,我们还是有可能受伤的,那滑雪运动损伤有哪几种呢?发生骨折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急救呢?滑雪运动损伤的部位最常见的是下肢,超过50%,以膝关节、脚踝和小腿为主,其次为躯干损伤,以腰部损伤为主, 是上肢损伤,以肩关节损伤为主。从损伤类型上来说,最常见的类型依次为韧带损伤、软组织擦伤、软组织挫伤和骨折,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损伤。骨折就是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者连续性中断。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意味着可能出现了骨折:
1.受伤部位疼痛,移动时肢体疼痛加重,并有压痛;
2.受伤部位肿胀,有些还有瘀斑;
3.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功能。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意味着出现了骨折:
1.受伤部位出现了畸形;
2.受伤部位出现了反常活动;
3.出现了骨擦音或者骨擦感。
这些是用来判断四肢骨折的方法,脊柱骨折的判断方法有所不同,如果在滑雪过程中不慎摔伤腰背部,出现腰背部明显疼痛,无法站立,有些甚至出现下肢的感觉麻木等情况,则有可能出现了胸腰椎骨折;如果是肩颈部着地受伤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有些甚至出现四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则要警惕颈椎骨折的可能性。
来源丨滑呗有你来源丨滑呗有你
一旦判断出现骨折,要掌握以下四个原则进行急救:
1.抢救生命,严重骨折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需要专业人员紧急进行抗休克处理;如果伴有颅脑复合伤而处于昏迷中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2.伤口包扎,骨折严重时,会戳破皮肤而出现开放性骨折,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需要用无菌纱布和绷带压迫止血。如果没有无菌纱布,要选择尽可能干净的物品;一旦流血不止,意味着可能损伤了大血管,要用止血带或类似物品在出血近端扎住肢体止血,务必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3.妥善固定,对于四肢骨折,如果现场备有小夹板,最为妥善,否则就应该就地取材,比如树枝、木板等,将肢体妥善固定;如果没有上述物品,也可以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下肢同健侧的下肢捆绑固定。
对于脊柱骨折,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①2-3人平托病人,步调一致,同步进行,将其放在门板或木板上;
②病人保持仰卧位,整体呈一轴线滚动到木板上,严禁扭腰。
如有颈椎骨折或者脱位,需要另外一人牵引固定头部,并与身体保持一致,同步搬运。颈椎两侧用折好的物品或者沙袋加以固定。
4.医院,接受专业的救治。
对于盲目滑雪的人来说,“雪道尽头的确可能是骨科”,受伤急救不当也会有很多危害,所以,滑雪爱好者们在滑雪前 接受专业训练,进行充分热身,并量力而为,不要挑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雪道,“雪道尽头就是健康和快乐”。
本文综合自:科普中国、果壳等点击图片查看:资格赛 !普通人如何拥有谷爱凌的“强心脏”?
点击图片查看:谷爱凌的成功秘诀,这一条大概是每个孩子最容易模仿的了
点击图片查看:从50米高空冲下再转五圈,苏翊鸣「」夺金一跳到底有多难?
温馨提醒
北京科学中心开放时间为每周三至周日,主场馆09:30-17:00(16:00停止入场)。儿童乐园上午09:30-12:00(11:30停止入场),下午13:30-16:00(15:30停止入场),12:00—13:30闭馆进行场馆消*。每周一、周二闭馆(如有调整另行通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