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骨折可分为肱骨远端骨折、桡骨小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今天小玖主要就“肱骨远端骨折”来和大家展开说说,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肱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取决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骨折的坚强固定、保存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及早期功能锻炼。
解剖学
肱骨远端分为内侧柱和外侧柱(图1)。
图1肱骨远端由内侧柱和外侧柱组成
内侧柱包括肱骨干骺端内侧部分、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内髁包括肱骨滑车;
外侧柱包括肱骨干骺端外侧部分、肱骨外上髁和肱骨外髁包括肱骨小头;
两侧柱之间即为前方的冠突窝和后侧的鹰嘴窝。
损伤机制
肱骨髁上骨折多由高处坠落摔伤导致;
年轻人关节内骨折患者多由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但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较低能量的暴力损伤就可导致关节内骨折。
分型
分为髁上骨折、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部位位于鹰嘴窝上方;
肱骨髁骨折:骨折部位位于鹰嘴窝;
肱骨髁间骨折:骨折部位位于肱骨远端两髁之间;
图AO分型
AO肱骨骨折分型(图)
A型:关节外骨折;
B型: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单柱骨折);
C型:肱骨远端关节面与肱骨干完全分离(双柱骨折)。
依据骨折的粉碎程度再将各型分为3个亚型,(1~3个亚型粉碎程度依次增加);
图3Riseborough-Radin分型
肱骨髁间骨折Riseborough-Radin分型方法(所有类型均包括肱骨髁上部分)
Ⅰ型:肱骨小头和滑车之间无移位骨折;
Ⅱ型:肱骨髁间骨折,髁部骨折块移位无旋转畸形;
Ⅲ型:肱骨髁间骨折,髁部骨折块移位伴旋转畸形;
Ⅳ型:一侧或两侧髁部关节面严重粉碎骨折(图3);
图4Ⅰ型肱骨小头骨折
图5肱骨小头骨折分型
肱骨小头骨折:肱骨远端剪切力损伤
Ⅰ型:整个肱骨小头包括肱骨滑车外侧缘骨折(Hahn-Steinthal骨折)(图4);
Ⅱ型:肱骨小头关节软骨下骨折(Kocher-Lorenz骨折);
Ⅲ型:肱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图5);
非手术治疗
肱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作用有限,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早期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老年患者多患有多种复合性疾病,应该用简单的方法治疗,将肘关节屈曲60°夹板固定-3周,随后进行轻微的活动。
手术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无疼痛性功能活动范围(伸肘30°,屈肘°,旋前和旋后50°);牢固稳定的骨折内固定允许皮肤伤口愈合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肱骨远端双钢板固定包括:内侧和后外侧双钢板固定,或内侧和外侧双钢板固定。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患肢向上侧卧位,患肢下方放置衬垫;
术中识别并保护好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肘后可延伸手术入路:尺骨鹰嘴截骨或肱三头肌牵开暴露深部关节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暴露充分,特别是对于关节面粉碎性骨折者。然而截骨部位常发生骨折不愈合。经改进尺骨鹰嘴截骨方法(人字切骨)和经张力带钢丝或钢板固定后,其骨折不愈合率显著下降;
肱三头肌牵开暴露可应用于肱骨远端三折块骨折且关节粉碎者,扩大暴露肱骨滑车可将尺骨鹰嘴突尖约1cm处切断暴露。
研究发现可将两钢板呈正交放置或平行排列,具体应该按照骨折类型放置钢板位置;
关节面骨折应恢复关节面平整并与肱骨干固定;
图6肘部骨折内固定术后
应用克氏针对骨折块进行暂时固定,后将3.5mm动力加压钢板按照肱骨远端外侧柱后面形状修整钢板形状,并将3.5mm重建钢板按内侧柱形状进行修整,使两侧钢板与骨表面相适应(新型提前塑形钢板可以简化过程。)(图6);
注意不要用全螺纹皮质螺钉从内侧向外侧加压固定关节面骨折片;
干骺端-肱骨千移行部位很重要,避免发生骨折不愈合;
骨缺损部位给予骨移植填充,应用髂骨松质骨移植填充压缩骨折缺损处:内侧柱、关节面和外侧柱,将松质骨移植于骨膜完整、干骺端压缩骨质缺损的一侧;
记住固定的关键点:
用尽可能多的螺钉固定远端骨折片;
螺钉自内侧向外侧横穿固定尽可能多的碎骨折片;
钢板应放置于肱骨远端的内外侧面。
可选择治疗方案:肘关节全关节置换术
患者损伤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或患有骨质疏松症,对于较低要求的患者,肘关节全关节置换术能后恢复肘关节活动及手部功能;手术操作技术与肘关节退行性变行全关节置换术相似:
(1)应用长干型假体以防近端骨折延伸;
()手术操作摘要;
手术采用肘后侧入路,步骤同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相似;
将尺神经前置;
通过肱三头肌两侧进人将碎骨片摘除(关键点:不要切断肱三头肌于尺骨鹰嘴部位的止点);
可将整个肱骨远端包括鹰嘴窝切除,并安装假体,若多切除I~cm不会留下任何显著的后遗症;
切除肱骨髁后,安装肱骨假体时调整肱三头肌固有张力;
切除尺骨近端鹰嘴突尖部,以便更好地进人暴露,并进行尺骨假体组件的安装(图7)。
图7肘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术后肘关节后侧夹板固定,一旦患者皮肤伤口愈合即去除固定,并开始进行辅助下主动活动功能锻炼,肘关节全关节置换术后应固定足够长时间以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可于术后将肘关节固定于伸直位周,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伸展功能);现在临床常用一种可拆卸式固定夹板,便于运动范围练习时频繁拆卸,更好地保护患肢;一般于术后6~8周皮肤伤口完全愈合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作者整理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
??????初雪来了!来跟骨科大夫学习防摔倒的走路姿势????尺骨鹰嘴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全面详解「术后切口脂肪 」,这份宝典请收好!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要点,值得一读!拇外翻的分型与术式选择,超详细讲解!微创理念下的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骨科医生必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规范化治疗全面汇总!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诊疗方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