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下手腕,疼吗?
晚上下班时,手麻吗?
握着刀切菜的时候,使不上劲吗?
几年前,鼠标手还是个新鲜词。然而在白领职业病遍地的今天,提到这个词,大家就都露出了然的苦笑。
鼠标手是什么?
要想弄清楚鼠标手为什么会发生,先要了解一下腕管的结构。腕管,顾名思义,是腕部的一个管道,它好比是穿行在我们手腕中的地铁隧道,8块腕骨组成了地基及铁轨,由腕横韧带形成了地铁顶篷,中间建有10条轨道——包括9条肌腱以及1条正中神经。腕管的空间狭小,组织坚韧,管内压力增加时很难释放。我们知道,肌腱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而神经则最为容易受伤。
腕部的结构示意图,腕横韧带和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尽管相对脆弱,却拥有对感觉与运动的双重支配功能。首先,它掌管着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一侧的感觉,即我们常说的“三个半手指”;其次,它能支配大鱼际肌(就是拇指下面连着的那一大团肌肉)的动作,从而帮助拇指灵活运动,还可与其他手指完美协作,完成较为复杂的动作。
蓝色的部分即“三个半手指”,正中神经支配的区域,神经受压时会出现感觉障碍
当腕管内压力升高、正中神经受损时,最先出现的就是感觉功能障碍,比如上面提到的“三个半手指”出现麻木、疼痛、动作不灵活等症状,有的人晚上睡觉时还会被麻醒、痛醒,偶尔前臂、肘部、肩部也会隐隐作痛;手腕胀痛、无力,重复向内弯手腕后疼痛加重,需要甩手才能缓解。如果此时仍然放任不管,那么情况将会继续加重,直至出现大鱼际肌的感觉减退以及萎缩,手指力量减弱。
谁容易得鼠标手?
据一项调查显示,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的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
长期使用电脑人群,过多过密敲击键盘和鼠标,还有频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都很容易造成腕管内压增高。一些需要大量活动双手的职业人群,如钢琴师、教师、记者、编辑、设计者、矿工、装配工、运动员(如羽毛球、篮球、电子竞技)等,也是腕管综合征的易感人群。
鼠标手的预防和缓解
1、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肘部的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手腕、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的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位时,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高度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使用,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2、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此减轻对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减少手腕受力。
3、不要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适中为好。
人体力学鼠标
4、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状态,使用鼠标或用键盘打字时,每工作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肢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来源:果壳网,骨事汇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