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据统计,有70%的人群在一生中都经历过崴脚的折磨,而在这其中,“崴脚”的大多数人都经历的是外侧踝关节扭伤。那么对于外侧踝关节扭伤这样一个高发的疾病来说我们该怎么诊断及治疗呢?
近期,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的专家解读了发表于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BJSM)的最新急性踝关节扭伤指南。
一、什么是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
1、定义
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LAS)是足部内旋时,引起足底朝向另一只脚的一种称反向扭伤。这类损伤通常导致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受损韧带通常包括三条: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严重者可以引起骨折,如:
撕脱性骨折:踝关节内附着胫骨到足部其中一块骨的韧带可能从胫骨上撕下一块小骨片。腓骨骨折:踝关节处或有时靠近膝关节处腓骨可能骨折。还可能合并神经的损伤。
2、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的分级及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我们根据临床中患者扭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二、最新指南更新了什么?
1、危险因素更新
诱发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被分为了两大类,一类称之为内部因素,另一类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踝背屈活动度受限
姿势控制/平衡受损
低BMI(较轻的体重)
女性有更高风险
外部因素:主要为运动的类型。发病率最高的是特技飞行、篮球、排球、田径运动和攀岩,而这些运动中起跳后的落地是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女性的爱美也会导致扭伤,高跟鞋就是关键的作祟因素。2、预后预测因素更新以下因素都很大程度上让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的预后变差及转变为长期的慢性踝关节功能不稳。扭伤后参与高负荷的体力活动;
首次发生扭伤后2周内无法完成跳跃和着地;
动态姿势控制不稳;
踝关节扭伤8周后仍有关节韧带松弛不稳定;
髋关节运动学改变。
3、诊断方法更新
(1)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如果临床评估延迟了4~5天,可采用前抽屉试验,灵敏度(84%),特异度(96%)。(2)推荐应用渥太华原则(Otawaanklerules,OAR)以判断是否有踝足部骨折的可能,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踝关节扭伤一周内,OAR是项可靠性高的检查。OAR具体内容:
1、內踝及以上6cm范围是否存在骨性压痛;2、外踝及以上6cm范围是否存在骨性压痛;3、足舟骨是否存在骨性压痛;4、第五跖骨基底是否存在骨性压痛;5、是否能负重步行至少四步。4、治疗方法更新
(1)不推荐单独应用RICE(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原则;应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运动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2)短期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减轻疼痛肿胀(14天),但需要控制剂量,避免影响自然愈合过程,避免过度冰敷。
(3)强调使用外部支撑物而非卧床制动休息。若疼痛肿胀明显必须制动,也应将制动时间控制在10天以内。建议使用功能支持4-6周。踝关节支架(系带支具,半固定支具)的使用效果最好。
(4)结合神经肌肉和本体感觉训练以改善关节功能,可以减少再次扭伤的风险。
(5)手法治疗可短期改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减轻疼痛;结合运动治疗效果更佳。
(6)手术治疗预后佳,但不作为首选。除非是存在慢性踝关节不稳且保守治疗无效;对于职业运动员,可选择手术治疗以确保更快恢复,重返赛场。
踝关节扭伤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由于这样目前医疗健康科普的局限,很多患者简单把它当成了“小毛病”,自己去处理,但治疗方式却仅限于卧床、冰敷和各种市面活络油等治疗。这样不科学的方式往往会加剧踝关节损伤程度,本来简单的“崴脚”渐渐发展为长期反复的踝关节功能不稳定,本来可以挽救的运动功能也被耽误,昔日的运动健将也不复当年之勇。所以,一旦热爱运动的你或者家人发生踝关节扭伤,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让自己的经验疗法成为脚踝杀手!来源
3个物理治疗师
编辑
优享康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