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明珠网讯(记者潘冬冬通讯员张凌丽)今年,对于家住如东的马阿姨和她丈夫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短短三个月内,夫妻俩先后因意外断脚、断手,但幸运的是,他们俩都医院通过手术重获新生。日前,医院手外科团队再创奇迹,鬼斧神工地在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上穿针引线,将8根离断的手指全部接活,填补了该院及区域内多指离断复杂再植术的空白。
祸从天降:8根手指被机器重重压断
9月1日下午,60岁的马阿姨在工厂操作机器时,两只手不慎被冲床重重地从上至下齐齐压断,当她下意识地把手抽回来时为时已晚:只见两只手除了大拇指以外的8根手指全部离断,左手大拇指也切伤,鲜血瞬间染红操作台。现场的情景让在场的人都不忍直视。一同在厂里上班的儿媳妇赶忙用毛巾把马阿姨的两只手进行了包扎,随后“马不停蹄”地送往医院。
就在今年6月14日,马阿姨的爱人张先生在如东海边收紫菜时,右脚不幸被网状的尼龙绳绊住,随后被运转的滚轮吊起,整个右小腿被绳索绞伤,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严重环形切割伤,创面出血污染较重,地方诊所评估认为截肢可能性大,是六院关节外科团队第一时间为其老公成功实施了急诊手术,以后又陆续经过多次手术治疗,最终顺利出院。现术后才两个月余,已能拄拐负重行走。因此,这次马阿姨受伤后第一反应就是让儿媳妇将自己送到六院。
着实震惊:如此危重的病例全国少见
当手外科的几位医生检查马阿姨的伤情时,也着实感到震惊。虽然从事手外科工作大多数都已有十几、二十年,但遇到8根手指同时离断的病例还都是头一次,且手指断端错位,创缘不齐,挫伤污染严重,屈伸指肌腱和血管神经束撕脱断裂,骨头碎裂严重、碎骨片游离……这种案医院也非常罕见,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数目如此多的断指接活成功的手术案例也为数不多,接活的难度很大。时间紧迫,医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后以最快的速度推进手术室。
精雕细琢:显微镜下缝合血管10小时
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断指再接的成活率,四名医生分成两组同时进行手术,左右两边同时“开战”。显微镜下,清创、修剪血管神经与肌腱断端、用钛克氏针复位骨折、找到断裂血管神经进行吻合……,每一步操作都慎之又慎。四位医生脖子前伸,摒住呼吸,“一动不动”,只看得见手指捏住手术钳在熟练地“翻飞”。手外科主任李高峰说,“手指上的血管微乎其微,缝合线更是细小到几乎看不见,如果血管缝合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栓塞导致手指坏死。因此,一旦找好最佳视野,头、肘、手腕都不能动一下。”
从下午3点半到凌晨2点,经过近11个小时的“精雕细琢”,马阿姨的伤口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双手8根手指成功再植。而四位医生早已因为长时间紧盯显微镜而双眼熬得通红,手指发麻。
目前,距离手术已经过去六天了,马阿姨双手手指透着红润,这意味着血运恢复良好。看着失而复得的这一双手,马阿姨和家人都异常激动。“感谢六院,感谢各位医生,不仅救了我老公的腿,也保住了我的手,救了我们一家。”
医生提醒:断指保存需遵循三大原则
手外科李高峰主任介绍,接下来马阿姨再过一个半月就可以拔掉手上的克氏针,加以适当的康复训练,可恢复大部分功能,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他强调,断指要接活,紧急正确的处理极为关键,要遵循“干燥、低温、隔离”的原则。用一块干净的干毛巾包裹或包扎,离断的手指包裹好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如果是在夏季气温相对较高时,放入一个合适的容器,再在周围放上冰块,切不可自来水下“洗干净”,或者用酒精浸泡,更不要让断指与水和冰块直接接触,以防感染和冻伤。如欲冲洗,只可用生理盐水。断指转送时间越快越好,一般在6-8医院均有条件实施再植手术。
此外,李主任提醒,手部外伤,止血很关键,最常见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创口的加压包扎。可以用绷带或清洁的毛巾、衣服等缠绕包裹肘部以上的上手臂处,要有一定的压力,出血才能被止住。当手指发生骨折时,要用小木板、竹条等做临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