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凯旋
93人遇难,25人失联,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的6.8级地震留下满目疮痍。失联数据于9月11日17时定格,又奇迹般因湾东水电站技术员甘宇获救而改写。
为坚守水电站拉闸泄洪,甘宇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食野果果腹,饮挤出的苔藓水解渴,甘宇在山林中坚持了17天,终于被当地村民救下。
“我知道亲人们还在等我、政府不会放弃我,所以我自己也从未放弃求生。”凭借异常坚定的信念,甘宇冲破绝境,重获新生。
留下来
“救别人就是救自己”
“地震了!”9月5日12时52分,还在午睡的水发安和集团有限公司湾东电站项目部担任施工技术员甘宇被剧烈的震动晃醒。他用尽力气把步伐稳住,跟着工友们冲出了休息室。
在达州长大的甘宇还未直面过地震。山谷在轰鸣,眼前的一切建筑正崩毁成碎石。奔跑中的每一步都像慢镜头,他在脑中想了无数遍“会不会下个瞬间地震就停止了?”,直到落下的巨石将前面的工友砸倒,甘宇才有了实感:“我正身处灾难之中。”
他冲上前尝试将工友救出,可怎么推巨石都纹丝不动,下一秒自己又被砸倒,只能无奈放弃,眼镜也被砸丢。逃到大坝平台上,甘宇又看到两名被砸伤的人,还有赶去救人的水工罗永。“我们合力把人拖出来,找来被褥为他们盖上。”还没歇口气,两人又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弯东河沿岸滑落的山体形成了堰塞湖,水位正隐隐上涨,发电站就在堰塞湖下游。再向下,就是湾东村四组的居民区。“地震时大坝的泄洪闸没开,放任积水的话很有可能发生水漫坝、溃坝险情,沿途的人和村子就完了。”甘宇说。
四周的景观像被人把玩的模型一般,不断变化、重组,通往外界的道路正在消失。作为水电站的施工技术员,甘宇参加工作的四年多来一直在与“安全”打交道,此时心中已经没了逃离这一选项。“今年八月甘宇就在洪灾抢修中表现优秀,他年纪小,但把职责看得很重很重。”后来甘宇的领导张德雄这样对记者说。
“大坝毁了,谁都逃不出去。救别人就是救自己。”他与罗永决定留下来泄洪。
罗永率先爬上了大坝坝肩,他启动柴油发电机,第一道泄洪闸随之打开。甘宇随后爬上大坝,依水位情况寻机开启第二道闸门,下游人们的危机彻底解除了。水流沿着管道奔涌而去,大坝上的两名伤员气息却越发微弱,不久就没了反应。
那一晚,甘宇和罗永睡在大坝上。脚下余震不断,甘宇感到自己的魂都似在跟着晃动,一刻安宁不下。两人在黑暗中努力回忆着工作中的趣事,讲着酒桌上曾编的段子、吹的牛皮,只是有些面孔再也难见了。
“等咱活着出去了,把大伙都叫上!吃个痛快,聊个痛快!”
“要得,都叫上。”
活下来
“还有人在等着我,寻找我”
9月6日清晨,甘宇和罗永揣着仅有的一瓶矿泉水离开电站,踏上了徒步逃生的路。
两人朝着路况稍好的猛虎岗方向前进,耳边一直听得到救援直升机的声音。甘宇脱下衣服拼命摇动,却没能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引起直升机注意。“虽然当时没能得救,但心中燃起了求生的火种。还有人在等着我,寻找我。”甘宇回忆说。
失去了眼镜,高度近视的甘宇只能看到十米内的路况,地震中又被落石砸伤,行进十分困难。罗永担心甘宇落下山崖,就用安全绳把他跟自己拴在一起。跋涉到傍晚,甘宇已经一点力气都榨不出来。
“你是本地人,体力也比我好,我不能拖累你了。”甘宇劝罗永先去寻找救援队,再回来救自己。沉思后,罗永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他为甘宇找来了野果和一安全帽水,然后继续出发。
安全绳被解开,甘宇与他人的最后一丝联系断了。
目视的一切都是模糊光影,耳边的风声也变得有些阴森。原地等待了两天,甘宇感到自己的身体连同心灵都被流放到了孤岛,恐惧如潮水席卷而来。“我只能声嘶力竭的求救,但得不到任何回应”他开始继续向猛虎岗移动,“那里有草甸,可能遇上牧民,我太想找到人了。”
想到猛虎岗必须翻山,越走饮食越匮乏。开始几天甘宇还能靠喝溪水、吃拾到的野生猕猴桃坚持,进山后这些都成了奢望,唯一的摄入就是从苔藓中挤出的清水。他慢慢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受伤的脚也没了痛觉,“我以为自己被困了三十多天,最后只是靠意志在行动了。”
对独自求生的人而言,黑夜最是难熬。为避免被山中野兽袭击,甘宇夜晚不敢入睡,只能蜷缩在枝叶搭成的窝棚里。漫漫长夜中,甘宇的记忆走马灯般播放:妈妈做的红烧肉,真想再吃一口;弟弟读高中后就跟自己疏远了不少,哥俩也该聊聊了;攻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四年、工地工作四年,他吃过不少苦,但也遇到很多善良又投缘的人,他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我还从来没见过大海呢,一定要活下来,到海边看看。”甘宇这样告诉自己。
走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可以战胜灾难”
外界从未放弃寻找甘宇。
与甘宇分开后,罗永返回水电站求援。他用捡到的打火机放火生烟,终于引起了救援队注意。9月8日早上罗永获救,他画出了详细的路线图,帮助救援队继续寻找甘宇。
甘宇被困在高山峡谷区,纵横的沟壑与连日阴雨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尽管黄金救援期已过,还是有多支救援队陆续挺进猛虎岗。
中秋节那天,甘宇的家人一起从老家赶到了泸定县。早上出发请人进山救援,中午满怀希望地等待,傍晚收到“还是没找到”的回复,十多天来,甘家人一直在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煎熬。“但我一直相信儿子还活着,没怀疑过。”甘宇的母亲说。
“当年红军啃树皮都能坚持下来,我儿子也一定行!”想为亲人打气,甘宇的父亲琢磨了半天,只想出这句话,自己也红了眼眶。
咬牙坚持的甘宇终于在跋涉中发现转机。路上牛羊活动的痕迹越来越多,追着前行,视野中恍惚出现了道路和村庄。“直觉告诉我,很快就能遇到人了。”他提了提气,走几步便大喊一声救命。
9月21日早晨,甘宇求救后听到一声模糊的回应隔着大雾传了过来。眼泪瞬间奔涌下来,他一声声喊着,对方也一声声回应,听声辨位了两个多小时,甘宇一把抱住了前来救援的石棉县王岗坪乡跃进村村民倪太高。
倪太高本打算在震后进山寻找走失的羊。听说甘宇的故事,老倪决定在找羊的同时也帮忙寻找素不相识的好人,没想到真就遇上。两人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牵着老倪的手往山下走着,甘宇发觉一切恐惧和不安都退去了。“我跟一切又有了联系,这些联系是最珍贵的。”甘宇说
9月21日晚,甘宇被转医院。经诊断,他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两处骨折,由于长时间未进食,食管和胃部也多处出现溃疡。“能在如此艰险的情况下生还,真是一个奇迹。”为甘宇治医院创伤医学中心主任王光林说。
母亲为他带来了新的眼镜,模糊了17天的世界终于再度清晰。弟弟甘鹏打来“哥,你是我的骄傲。”两人聊了很久,像小时候一样。
甘宇的收集再度开机时,消息提醒声持续了几分钟。翻开大学好友王俊杰的留言:“你一定要平安啊。”“要是能让你回来,什么代价我都愿意出。”“你放心,同学们一起供你弟弟上学,给你父母养老。”甘宇揉了揉眼睛,觉得伤口的疼痛轻了些。
几天后,甘宇从ICU病房转回普通病房。他给罗永打了个电话。“老罗,记得回去聚聚。”
甘宇告诉记者,康复后打算去福建旅游,好好看看大海,然后就回到湾东水电站继续干工程。“灾难是无情的,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可以战胜灾难,我不再害怕了。”
甘宇是英雄吗?他本人并不这样觉得。但甘宇的母亲反复告诉记者:“儿子在绝境中活了下来,他就是我们全家人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