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由肱尺(主体、蜗状关节)、肱桡(球窝关节)和桡尺近侧(车轴关节)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
2韧带肘关节主要靠三条韧带來帮忙维持稳定:内侧副韧带:包括前、后,以及横三部分。外侧副韧带:包括桡侧副韧带及尺侧副韧带两部分。桡尺韧带:包括环状及副侧、方形、及针索等。
其中内侧副韧带的前束是对肘部外翻不稳定的最重要约束构造。
3肌肉和神经动作
肌肉
神经
1、屈肘
肱肌
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
肱桡肌
桡神经
2、伸肘
肱三头肌
桡神经
肘肌
3、旋后
旋后肌
后骨间神经(桡神经)
肱二头肌
肌皮神经
4、旋前
旋前方肌
前骨间神经(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
正中神经
肘部和前臂运动功能分析及代偿1、肘关节屈曲
主动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代偿方式:肱肌、肱桡肌
2、肘部与肩部的双节关节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协同作用
二、生物力学肘关节本身约有3到5°的旋转性松弛,及轻微的內翻/外翻松弛。
肘关节有三大功能:当控制手活动的一个支臂关节;当前臂杠杆的支点;当病人用拐杖时,这是一个承重关节。
一般弯曲或伸直约0~°正常,但30~°即有正常功能,旋前或旋后约80~90°正常,但50°即有正常功能。取物角度是10~15°。
肘关节的稳定性,骨头部分主要提供伸长时的內翻或者外翻的稳定性,而周围关节囊及韧带則主要提供弯曲时的稳定性。而越过肘关节的各肌肉则当作动态性稳定构造。当肘关节在伸直且前臂旋前时可以承受最大力量。
三、肘部损伤类型1、肘内侧损伤
内侧损伤包括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一般屈肌损伤,也经常发生尺神经疾病。
2、肘外侧损伤
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由于该区域容易受到压迫而不是牵拉,其他的软组织损伤不常见。
3、肘背侧损伤
关节游离体可能再次产生于牵引损伤,如:肱三头肌的过度牵拉或者位于鹰嘴窝的鹰嘴顶端的挤压。肘后损伤发生于肘的急性伸直和过伸,导致鹰嘴对肱骨的压迫。老的棒球投掷手可能会因充分伸直受限而形成弯曲畸形。在这些案例中,鹰嘴对鹰嘴窝的压力造成的损伤一般是撕脱性损伤。
4、肘前部损伤
肱二头肌末端的的肌腱损伤。
四、临床检查检查应从望诊开始,然后是触诊、运动评估、力量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该注意出现的严重肿胀或肌肉生长不足。前臂保持平举向外旋转,肘伸直时,肱骨和前臂形成的角称为携带角,男性平均为10度,女性平均为13度。鹰嘴滑膜囊发炎会引起肿胀。
需要对骨性标志进行触诊。注意有无任何部位的压痛,因为这往往提示损伤的部位。运动对于肘部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性。运动围绕两个轴进行:屈伸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转动。屈伸运动范围从0度到±10度,旋前通常是70度,旋后为85-90度。
屈伸运动力量测试:以前臂在中轴和肘部屈曲在90度时进行抗阻力试验,伸肘力量一般相当于屈肘力量的70%。旋前和旋后力量在屈肘90度时也比较容易测量,旋后力量一般比旋前力量大15%。在肘从伸开弯曲到30度时可以侧脸到侧副韧带的不稳定性。充分的内旋肱骨和前臂向内时可以产生肘内翻应力。在前臂充分外旋和向外受压时,比较容易测量外翻不稳定性。
几个特殊的测试:1、外翻应力测试(valgusstresstest)--测试内侧副韧带的不稳定性
2、内翻应力测试(varusstresstest)--测试外侧副韧带的不稳定性性
肘部弯曲25°,此时鹰嘴会离开鹰嘴窝。内翻应力测试,肱骨及前臂内转;外翻应力测试,肱骨及前臂外转。
3、移动外翻应力检查(movingvalgusstresstest)—测试韧带不稳定性
肘部弯曲范围70°~°
4、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测试
前臂稍弯曲,手呈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表示肱骨外上髁炎。
5、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测试
6、Tinel征—测试神经机能障碍
7、捏握力测试(pinchgriptest)—测试正中神经和前骨间神经
附:上海脊近完美年主办的系列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