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关节炎症,导致关节损伤和功能丧失。除了关节症状外,RA还常并发其他关节外疾病,类风湿结节就是关节外表现之一,这种不起眼的“小疙瘩”可能会被患者忽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皮下结节又称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重要的关节外病变之一。结节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多见于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肌腱或骨膜上,结节可持续存在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也有少数病人的结节可软化、缩小甚至消失。
1、形状数量:
结节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个到数个不等,结节的大小也不一致:小的如黄豆,大的如核桃,质地坚硬,误触压痛或轻触痛,可与骨膜紧密粘连。
2、发生机制:
与高滴度类风湿因子、严重的关节破坏及类风湿活动有关。骨突部位的浅表结节常由于局部小血管容易破裂,使含有免疫复合物的类风湿因子在该处淤积,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到该处,并被激活,促使结节形成。
3、分类:
可分为浅表结节和深部结节两种类型。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肌腱或骨膜上的结节为浅表结节。浅表结节相对多见。浅表结节在开始发生时可引起疼痛,数周后消失,不留痕迹,但可复发。出现于内脏的结节为深部结节。深部结节除非本身影响脏器功能,否则不会引起症状。
4、好发部位:
多见于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肌腱或骨膜上,常对称地出现于肘关节鹰嘴突附近、膝关节上下、四肢肌腱部。出现于内脏如心、肺、脑膜等处,常引起系统性症状。
5、其他发生部位:
也可见于肺、胸膜、心包、心肌或硬脑膜等脏器深层。
6、对患者影响:
当出现类风湿结节的时候,患者可能伴有全身不适的感觉,身体会出现觉得特别没有力;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发生类风湿结节的地方也会出现红肿,还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疼痛。
出现类风湿结节,是提示病情正在发展,即使没有疼痛感,也需要及时治疗。类风湿患者一定要重视起类风湿结节的警示作用,及早治疗。
添加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