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你知道多少?
创伤应急救护
你知道多少?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创伤意外,应对创伤的救护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内容。可以怎样快速、正确、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止血
01
直接压迫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直接、快速、安全的止血方法,可用于大部分外出血的止血。
1.救护者快速检查伤病员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表浅小异物可将其取出;
2.将干净的纱布、手帕或其他干净的布料,作为敷料盖到伤口上,用手直接压迫止血。注意,必须是持续用力压迫;
3.如果出血比较多,敷料被血液渗透,敷料不更换,直接覆盖,继续压迫止血。
02
加压包扎止血法
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同时,可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1.救护员快速检查伤病员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表浅小异物可将其取出;
2.救护员首先直接压迫止血,压迫伤口的敷料应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cm;
3.用绷带或三角巾环绕敷料加压包扎;
4.包扎后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或询问伤病员肢端感觉,如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应重新包扎。
03
止血带止血法(常规不推荐使用的止血方法)
当四肢有大血管损伤,直接压迫无法控制出血,或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止血(如有多处损伤、伤口不易处理,或伤病情况复杂)以致危及生命时,尤其在特殊情况(如灾害、战争环境、边远地区),可使用止血带止血。但使用止血带止血的救护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急救训练,这种止血方法在实际现场止血是不提倡的,除非出血已危及生命。
包扎
绷带比较适合于现场伤口的出血,包括局部的稳定、关节的运动限制,甚至包括敷料的保护。通过绷带的包扎,利于患者尤其是伤者在现场的施救,后期的康复得到保障。
01
环形包扎:
当有人腕部、小腿等粗细相近的部位受伤,且伤口较小时,可使用环形包扎法。
以腕部为例,首先,用纱布块覆盖伤口,然后,用弹力绷带连续缠绕,每一周压住前一周进行包扎。包扎时需注意,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检查伤处远端感觉、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变化。
02
螺旋包扎法:
当有人下肢、前臂等粗细相近的部位受伤,且伤口较大时,可使用螺旋包扎法。以前臂为例,首先,用纱布块覆盖伤口,并按环形包扎法包扎2-3周,然后再斜行向上缠绕,每周压前一周的2/3,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注意观察伤处远端感觉、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变化。
若伤口出血量较多,可使用螺旋反折包扎法增加包扎力度。首先,用纱布块覆盖伤口,并按环形包扎法包扎2-3周,然后,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此点向下反折,此时绷带上缘变成下缘,再斜行向上缠绕,每周都进行反折并压住前一周2/3,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03
“8”字包扎法:
当肘、膝、踝等关节部位受伤时,可使用“8”字包扎法。以肘关节为例,首先,用纱布块覆盖伤口,并在肘关节正中环形包扎两周,然后将绷带从右下越过关节向左上包扎,绕过肘关节上方,再从右上越过关节向左下包扎,使呈“8”字形,每周覆盖上一周2/3,最后,环形包扎2周固定。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后注意观察伤处远端感觉、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变化。
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技能。
01
锁骨骨折固定方法:
急救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表明身份,安慰伤病员;
让伤病员坐下,检查伤处,确定伤势,安置伤病员于坐位;
将患者伤肢搭在健侧肩部;
包扎前,应先检查伤处远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活动能力和脉搏;
伤者身子前倾,放置软垫于伤病员伤侧腋下作保护;
使用三角巾悬吊衬托伤侧肢体;
然后使用另一条三角巾折叠成五指宽的带子,从伤肢肘上方,围绕胸部将其固定于健侧肢前线(或腋后线);
注意避免施压于骨折部位;
操作完成后,注意检查伤肢指端末梢血液循环、运动及感觉。
02
手掌骨骨折固定方法:
手掌骨、手指骨骨折与锁骨骨折固定方法大致相同,先放置足够软垫于手指及手掌作保护,并搭肩于健侧肩部,其他操作与锁骨骨折一致。
03
肋骨骨折固定方法(特殊创伤部分):
伤病员伤侧胸痛,呼吸和咳嗽时胸壁疼痛加重。
1.环境安全,救护员做好自我防护;
2.伤病员取坐位,伤侧上臂外展,手掌置于头后,伤侧加衬垫,衬垫前后过中线;
3.伤病员深呼气并屏气;
4.三条10cm左右宽的宽带,自下而上呈叠瓦状进行固定,于健侧腋前线或腋后线打结;
5.医院或启动EMSS(应急医疗服务体系)。
04
骨盆骨折固定方法(特殊创伤部分):
车祸、高空坠落、塌方砸伤等,往往可能造成骨盆骨折。
1.环境安全,救护员做好自我防护;
2.伤病员仰卧位,迅速启动EMSS;
3.膝下放置软垫支撑,以减轻疼痛;
4.用三角巾或代替品(衣服、床单、桌布等)自腰部穿入至对侧,将顶角放置臀部下方;
5.将三角巾顶角拉至两腿之间,两底角同时向上提起,在腹部正中打结,松紧适度,顶角的带子系到腹部两底角的结上;
6.将伤病员双下肢屈曲,膝间加衬垫,固定双膝;
7.随时观察伤病员生命体征。
05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固定方法:
1.急救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表明身份,安慰伤病员;
2.让伤病员坐下,检查伤处,确定伤势,安置伤病员于坐位;
3.将有一块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夹板上超肩关节,下超肘关节;
4.夹板和伤肢间垫衬垫或敷料,特别是关节处;
5.两条三角巾分别叠成二指宽宽带,分别在骨折上端下端固定,切记不要碰到伤处;
6.用一条三角巾进行小悬臂带悬吊,注意结要打在健侧颈部侧下方;
7.操作完成后,注意查指端血液循环、运动及感觉。
现场如有铝芯塑型夹板,可根据上臂长度,将夹板制成U型,屈肘位套于上臂上,按夹板方式进行固定,如现场无小夹板,可用报纸、杂志或书本折叠成适当宽度及长度的纸板代替夹板进行固定。
搬运
事故现场如果环境安全,应尽量在现场施救,如果现场环境不安全,或伤情危及生命,需要马上搬运。搬运和护送伤病员应根据救护员和伤病员的情况,以及现场条件,采取安全和适当的措施。
01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背负法,抱持法,拖行法,爬行法。
02
双人徒手搬运法:
轿杠式,椅托式,拉车式(前后扶持法),三人徒手搬运。
紧急呼救
发现伤病员伤病严重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也可请周围人帮助拨打。当拨通急救电话后,要沉着、冷静,注意语速,清楚地准确回答以下问题:
1.WHO我是谁?
2.WHAT什么事?
3.WHEN什么时间?
4.WHERE什么地点?指明周围标志性建筑。
5.HOW现在情况如何?
6.NUMBER我的电话号码?
7.LAST让先挂电话。注意不要先挂电话,等接线员挂电话后再结束通话。
来源:来浙学急救学习强国简急救
编辑:
李欣悦
审核:
刘阿荣
终审:
周月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