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冰上走”,天冷路滑,海慈医疗集团接诊由于跌伤导致骨折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主任侯增涛介绍,每当跌倒发生时,人第一反应是用手撑地,这是上肢骨折的高危因素,非常容易导致无任何保护的腕关节受到损伤以致骨折。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部位一般在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处,该部位解剖性质较为薄弱,跌倒或出现撞击时容易因间接暴力的影响而发生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患者较多。
专家介绍,桡骨远端骨折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常见症状包括:前臂外伤史;腕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反常活动;不能用力、不能持物;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不同年龄段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有明显不同。
桡骨远端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腕部损伤,其发生率为17.48%,占肢体损伤的21.56%,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桡骨骨折不论在治疗上与预后上与成人骨折都有很大的区别,儿童有很大的生长塑形能力,保守治疗是儿童桡骨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
年轻人身体灵活度高,生活中发生跌倒几率较低,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并不多,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体育活动和机动车事故。多为粉碎性骨折,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老年人群中极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原因是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反应会逐渐变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老年人一般比较怕冷穿得比年轻人多,再加上有的老人佩戴帽子围巾,会影响听力和视力。还有的老人年走路时步态不稳,不愿意拿拐杖,被碰撞后身体失去平衡,会习惯性的用身体支撑导致一处甚至多处骨折。由于骨质疏松、愈合能力差等原因,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较年轻人有明显差异。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1.无移位骨折:可直接用功能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4—6周即可。
2.移位型骨折:需要闭合复位和固定。保持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应用前臂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3—4周,改为中立位再固定3—4周。如复诊时发现骨折再次移位,需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均可以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治疗。
3.不稳定型或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骨折,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条件下一般首选手术治疗。比如,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这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治疗方式,无需开刀、无需二次手术。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针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创新微创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也可以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扩大了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尤其对于一些老年骨质疏松骨折。
如何预防桡骨远端骨折发生?
侯增涛主任提醒市民,预防骨折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要防止跌倒摔伤;二要防止骨密度降低,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应注意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转身转头时动作要慢;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过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避免睡前饮水过多致夜间起床,床旁最好放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放慢起身、下床的动作,睁开眼睛30秒,坐起30秒;衣服要舒适,鞋子要合适,对于老年人而言,应尽量避免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容易滑倒的鞋;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如果在走路过程中,一旦遇到较滑的路面,可采用膝关节屈曲20度至30度双脚不离开路面,交替蹭着往前走的姿势,以防滑倒。如果出现身体摇晃,尽量用双手保持平衡,如果不慎摔倒尽量身体前倾,顺势倒下,双手做支撑,一定不要强行站稳,避免身体后仰骶尾部着地。一旦摔伤一定不要着急起身,避免发生二次骨折。要先确认身体不适的部位,初步判断是否有骨折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现有姿势,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检查治疗。
专家推介
侯增涛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山东省规培基地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会员等。曾在上海六院和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在德国AMEOS医医院做访问学者。近5年发表SCI论文3篇,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荣获“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称号。
擅长各类复杂骨折的处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术,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运动损伤性疾病(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髌骨复发性脱位、膝软骨损伤、冻结肩、肩袖撕裂、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盂唇损伤、踝关节不稳及髋关节撞击症等)。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A楼2楼外科诊区
供稿: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
专业审核:侯增涛
编辑:范晓苹李均雁
编校:张宁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