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中国(四川)第19批援佛医疗队骨科医生何忠成,在医院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完成上肢神经血管修复术,成功救治一名肘关节开放伤伴桡神经断裂、肱动脉破裂的病人。5个月来,在何医生的康复技术指导下,患者手部功能活动已恢复,并重返工作与生活。
译文:何医生,我的手现在动得很好,因为这让我感觉好多了。非常感谢中国团队的各位对我的照顾,谢谢。
临危受命,救治肘部刀刺伤患者
12月1日,何忠成医生被临时派往手术室开展急诊手术。该患者是一名26岁的单亲母亲,在勇敢地拯救被匪徒殴打的兄长时不幸被歹徒用刀刺伤了右肘关节,受伤后右手指和手腕无法背伸,肢端皮温降低,尺动脉及桡动脉搏动几乎不能被扪及,伤口伴大量活动性出血,并出现轻微意识模糊。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出现右上肢坏死、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
虑该患者有桡神经断裂、肱动脉破裂的情况,肘关节血管神经走行极其复杂,而佛得角当地的骨科医生缺乏显微外科手术经验,面对需要行血管神经修复的手术,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何忠成医生(何忠成医生曾经使用从国内带到佛得角的显微外科器械,救治过多名需要缝合血管神经的病人)。
面对危急重症患者,何忠成医生立即展开紧急抢救。经过与死神赛跑,成功在显微镜下修复了破裂的肱动脉、吻合了断裂的桡神经,保住了患者的性命和肢体。
倾尽全力,为术后康复保驾护航
这名特殊的患者在疫情爆发前在面包店打工,后来因为疫情失去了工作。需要独立抚养6岁女儿并赡养母亲的她,仅能通过贩杂物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手术后的前几日,她的桡神经支配区域没有任何感觉,手指和手腕不能做出任何背伸的动作。如果神经损伤不能恢复,右手功能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基本丧失挣钱养家的能力,这将会使她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事实上,大多数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效果都不太理想,这跟损伤时的情况和缝合质量息息相关,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恢复。因为治疗的理念跟不上,当地医生在处理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时,一般会采取结扎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即使缝合,也只是在裸眼下使用较粗的针线进行,这往往是导致无法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根本原因。
而在这次手术中,何忠成在显微镜下仔细吻合破裂的肱动脉及断裂的桡神经,并再次用上了自己从国内带来的显微器械,使血管和神经的缝合接近完美。术后,耐心解释当前情况,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期,因当地缺乏桡神经损伤后所需的能帮助手指伸直的支具,更是使劲浑身解数为患者“发明”制作了方便佩戴的支具。
在何忠成医生指导下,患者积极锻炼,右手感觉麻木、手腕及手指不能背伸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善。术后5个月时,右手感觉功能丧失的情况已完全恢复,手腕和手指背伸功能也接近正常,目前患者已完全回归到生活与工作中。
甘为工匠,不辱白衣外交官使命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何忠成医生都将患者当成亲人、当作朋友,始终坚守工匠精神,高标准完成医疗救治中的每一次操作:切开每一寸皮肤、复位每一块骨头、缝合每一针线,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得更好,因为每一个好的或者不好的结果,都将伴随患者一生。
何忠成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对患者的善意,都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结果。何忠成医生很庆幸自己能够受国家的委派来到佛得角参加医疗援助,能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帮助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无论何时,都牢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一神圣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力争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大家的援非任务。
译文:非常感谢,何医生。我正在做很多事情,我好多了。
谢谢你们,亲爱的中国。
让这位单亲母亲的手翘起来,帮助无比需要得到帮助的她重返生活与工作,这是何忠成医生的使命,也是援佛得角医疗队的责任与担当,这也是何忠成医生及医疗队所收到的最好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