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局部渗血、水肿,疼痛剧烈。晚期可能出现肌肉、肌腱的粘连、缺血性挛缩,关节周围炎,甚至引起关节僵直。。
1.扭伤指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牵拉,引起损伤或撕裂。多发生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的组织。
2.挫伤指直接暴力打击或冲撞肢体局部,引起该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等损伤。以直接受损部位为主。
1、主要穴区
颈部,大椎、天柱、风池、后溪。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肩贞。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少海。
腕部:阳池、阳溪、阳关、外关、大陵。
腰部:肾俞、腰阳关、腰眼、委中。
髀部:环跳、秩边、巨髎、承扶。
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解溪、昆仑、申脉、照海、丘墟。
2、主穴意义:主要是以扭伤局部及邻近穴区为主,可直接疏通局部经络,行气活血,促使患处损伤组织恢复正常功能。
3、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隔日、隔周亦可。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局部和邻近穴区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取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配穴:罐疗伤痛局部及邻近相关穴位。同时可以辨证罐疗与病位相关经络的重要穴区。
(1)预防软组织损伤应遵从运动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务监督与安全教育。教学中还应提高学生相互保护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2)练习时合理使用保护带,以防止发生劳损、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等不必要的伤害。
(3)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保持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防止因伤后突然停训而引起“停训综合症”。
(本文参考于《全净通疏经罐疗学》)
赞赏